三十八年版壹分券發行於38年7月5日,是有史以來面額最小的台灣紙幣,字軌有AA、AB、AC、AD、AE、AF合計共六組。 

44441

面額最小的新台幣紙鈔 ─ 卅八年版壹分券。 

四十三年版壹分券則是承續三十八年版壹分券第六組字軌 ─ AF之後接替發行,僅印製AG與AH兩組字軌。   

44442

四十三年版壹分券AG字軌。 

 

44443  

四十三年版壹分券AH字軌。

四十三年版壹分券其整體設計、紙張大小,刷色,若拿來與三十八年版壹分券相比,除鈔券正面下方所標示之發行年份及臺銀總行建築物上面「臺灣銀行」四個字的字體有所不同外,其餘部分幾乎都一模一樣毫無差異。
這也是所有新台幣與舊台幣各版紙鈔中,「首次出現」鈔圖設計皆一樣,只有發行年份不一樣的兩版紙鈔(之後還有89年版與93年版伍佰圓、88年版與93年版壹仟圓......)。

445  

卅八年版與四十三年版兩種不同年份壹分券其「臺(台)灣銀行」四字字體有所不同。 

四十三年版壹分券依出現的兩組字軌來推估,總發行量應是200萬張,但因面額小存世量還不少,全新帶3券行情約300元其實也不算貴。
但至今所見,除少數幾張短足A(一般所見都是長足A)與極其珍罕的趣味鈔之外,四十三年版壹分券可說是台灣紙幣諸多版式中甚為平凡無奇的一種鈔券。

5501  

僅相差兩號的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短足A與長足A(自藏)。 

四十三年版壹分券雖是平凡無奇之票品,但此版鈔券至今卻仍有幾個令人不解的疑團猶待釐清!
疑團之一是它的「生日」 → 發行日期究竟為何?
疑團之二是從未見過此版鈔券的「本尊 」→「樣張」
首先從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的發行日期談起吧!
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本台幣鈔目錄 ─《中國近期幣鈔目錄》,於1971年由徐祖欽先生主編並以「新光郵鈔雜誌社」的名義印製發行。

 01

有史以來第一本臺鈔目錄 ─《中國近期幣鈔目錄》(民國60年發行)。

 

徐祖欽先生主編的這本《中國近期幣鈔目錄》第25頁,已將壹分券明確分成「三十八年版」與「四十三年版」兩種,並附上票號各是AD760166與AH958673共兩張不同年份的壹分券黑白圖片,供相互比對與參考。
接著在台灣陸續出版的各種台幣鈔目錄,依印製發行之順序尚有以下17種:
01. 朱棟槐先生編著的《臺灣貨幣》(民國65年出版)。
02. 許義宗教授編著的《中國紙幣圖說》(民國70年7月出版)
03. 李庚申先生編著的《中國近期鈔幣目錄第一版》(民國70年出版)
04. 李庚申先生編著的《中國近期鈔幣目錄第二版》(民國72年出版)
05. 高雄「凱燕集郵錢幣社」印製發行的《中國近期鈔幣硬幣原寸彩色目錄》(民國72年出版)。
06. 楊榮一先生與王冬海先生合編的《台鈔圖錄漫譚》(民國74年出版)
07.李庚申先生編著的《中國近期郵鈔目錄》(民國75年出版)
08. 李庚申先生編著的《中國近期鈔幣目錄第三版》(民國81年出版)
09. 李庚申先生編著的《中國近期鈔幣目錄第四版》(民國83年出版)
10. 許義宗教授編著的《原色省銀行紙幣圖說》(民國84年5月出版)
11. 蘇健章先生編著的《台灣紙幣》(民國85年8月出版)
12. 許義宗教授編著的《台灣貨幣圖說》(民國88年9月出版)
13. 高雄「東南集郵社」印製發行的《台灣錢幣目錄初版》(民國87年出版)
14. 高雄「東南集郵社」印製發行的《台灣錢幣目錄第二版》(民國88年出版)
15. 高雄「東南集郵社」印製發行的《台灣錢幣目錄第三版》(民國89年出版)
16. 高雄「東南集郵社」印製發行的《台灣錢幣目錄第四版》(民國94年出版)
17. 高雄「東南集郵社」印製發行的《台灣錢幣目錄第五版》(民國101年出版) 
此外,另由官方出版的相關書籍與專書,依年代先後尚有:
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的《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金融篇》(民國82年6月出版)
2. 中央印製廠編印的《中央印製廠》(民國85年2月出版)
3. 臺灣銀行編印的《臺灣銀行五十年》(民國85年12月出版)
4. 中央銀行發行局編印的《臺幣‧新臺幣圖鑑》(民國87年8月出版)
5. 中央印製廠編印的《中央印製廠六十年》(民國92年2月出版) 
6. 中央印製廠編印的《向「錢」看 ─ 新台幣導覽》(民國92年8月出版)
7. 中央印製廠編印的《中央印製廠遷台60週年歷年印製鈔券圖輯》(民國97年6月出版)
在上述林林總總共七本由官方陸續出版的相關書籍與專書中,令人甚感詫異竟然都未見報導或登載四十三年版壹分券之發行日期。
官方出版的專書既然找不到,再從官方網站下手去搜尋。
點閱「中央銀行發行貨幣專區」網站 :

https://museum.cbc.gov.tw/web2/index.aspx… 
再進入「歷年新臺幣鈔券」這個欄位,接著登入「1954」部分,「央行網站」所公告有關四十三年發行之鈔券簡介計有下列六種,分別是:

1. 43年版藍色壹圓(43年9月15日發行)
2. 43年版綠色壹圓(46年11月1日發行)
3. 馬祖43年版壹圓雙前字軌(48年11月1日發行)
4. 馬祖43年版壹圓前後字軌(62年6月11日發行)
5. 43年版拾圓(44年9月1日發行)
6. 43年版壹分(只刊登一張AH73305彩圖卻未登載發行日期)


仔細查看上述這六種鈔券發行簡介,發現獨獨只有「43年版壹分」未刊登明確的發行日期(最早的中央銀行網站連43年版壹分券之相關圖片與資料都遺漏未登)。
為了進一步求證,我曾在2013年3月7日(上午11點左右)及2013年3月20日(下午3點左右),先後兩次親自打電話到中央銀行發行局券幣科查詢,想瞭解何以這版鈔券(四十三年版壹分券)未見於央行網站?另發行日期又究竟為何?
相關人員在筆者於3月20日第二次打電話時答曰: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經查證確實是疏漏未登 (中央銀行發行局編印的《臺幣‧新臺幣圖鑑》也無此項資料)。
承辦的相關人員又指出,央行從民國50年7月1日在台復業,但因年代久遠,目前也無四十三年版壹分券之發行資料,因此若要近一步追溯,可能要從當時負責發行此版鈔券的「臺灣銀行」查起。
這兩次電話聯絡,很遺憾都未能從央行得到滿意與確切之答覆!
官方出版的專書與網站,有關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的發行日期皆付之闕如,全都未見記載(經反映,43年版壹分券之相關圖片與部分資料網站今已補上)!
再看看由民間專業人士出版的專書或目錄又是如何?
筆者一一查閱目前手中所收藏由民國60年到民國101年,先後發行的各種版本「台幣鈔目錄」,發現最早提到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發行日期是一本由高雄「凱燕集郵錢幣社」於民國72年出版的《中國近期鈔幣硬幣原寸彩色目錄》。
該書第25頁有關「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的發行日期,登載為43年9月15日(恰與「四十三年版藍色壹圓券」發行日期相同)。

 

5502  

高雄「凱燕集郵錢幣社」於民國72年出版的《中國近期鈔幣硬幣原寸彩色目錄》(陳凱和先生編著)。 

55035504    

陳凱和先生編著的《中國近期鈔幣硬幣原寸彩色目錄》第25頁有關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發行日期記載為:民國43年9月15日。

這是個人至今所發現,最早明確登載「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發行日期的第一本台幣鈔目錄。
此後由台南李庚申先生出版的《中國近期郵鈔目錄》(75年版)、《中國近期鈔幣目錄》(81年第三版、83年第四版),及高雄「東南集郵社」印製發行的《台灣錢幣目錄》(民國87年第一版到民國101年第五版),這八本鈔幣目錄都援引記載發行日期為43年9月15日。
但43年9月15日這個發行日期其依據何來?可靠性又如何?
為了求證,筆者特地在102年2月5日上午,親自到位於南投市中興新村「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附設之圖書館,查閱民國43年9月15日當天的《聯合報》 (距今已超過60年)。
很快就發現,43年9月15日《聯合報》在最顯目的第一版刊登一則「發字第4251號」的「台灣銀行總行公告」 。
現將該臺銀總行公告內容一字不漏全部抄錄如下:「查本行前發新台幣一元券,因行使日久,破爛甚多茲為便於流通起見,經呈奉財政部核准自即日起,發行新版一元券一種,以資掉換而備銷燬。該新版一元券,正面為深藍色另有淺藍色地紋。上為國父遺像,下為花心,內有壹圓兩字,四角均嵌空心壹字,號碼分列上下,本行董事長、總經理官章分列中間。反面為中藍色,另有淡藍色地紋。上為本行總行行屋,下為花心,內嵌(1)字,花邊四角亦嵌有(1)字,特此公告。」
這則刊登在43年9月15日《聯合報》第一版的「臺灣銀行總行公告」,只談到當天發行四十三年版藍色壹圓券,卻隻字未提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的發行相關事宜。
102年4月10日,到台北訪友順道至「國家圖書館」,查閱民國43年9月15日當天《中央日報》,在該報第二版也刊載上述那則「發字第4251號」的「台灣銀行總行公告」 ,同樣也無43年版壹分券之相關報導。
 

聯合報

刊登在43年9月15日《聯合報》第一版的「臺灣銀行總行公告」。  

 

中央日報

刊登在43年9月15日《中央日報》第二版的「臺灣銀行總行公告」。   

 

5506

發行日期為43年9月15日的四十三年版藍色壹圓券 

另再查閱民國43年12月出版的《臺灣銀行季刊》第七卷第一期「臺灣經濟日誌」 (記載內容自民國43年4月1日至9月30日)。 

55075508    

民國43年12月出版的《臺灣銀行季刊》第七卷第一期第254頁在43年9月15日記載:臺灣銀行發行一圓新台幣新券一種。

 

55015502

中央銀行發行局於民國87年8月出版的《臺幣.新臺幣圖鑑》,在該書第330頁「43年9月15日」記載:發行新台幣 一元券(台二版)。 

此外在民國65年5月發行的《臺灣銀行三十年》第77頁與民國85年12月發行的《臺灣銀行五十年》第135頁,都只提及三十八年版壹分券發行日期而未登載四十三年版壹分券是何時發行? 

5503

《臺灣銀行三十年》第77頁並未登載四十三年壹分券及其發行日期。

 

5504

《臺灣銀行五十年》第135頁並未登載四十三年壹分券及其發行日期 

從《聯合報》與《中央日報》刊登的「臺灣銀行總行公告」 與記載台灣重要經濟資訊的《臺灣銀行季刊》及中央銀行發行局出版的《臺幣.新臺幣圖鑑》,都明確記載43年9月15日當天僅發行壹圓券,卻都隻字未提四十三年版壹分券。
由此當可推知「43年9月15日」這個發行日期,若想與四十三年版壹分券做為連結,或許還有很大的疑義!
高雄「凱燕集郵錢幣社」於民國72年出版《中國近期鈔幣硬幣原寸彩色目錄》,之後由台南李庚申先生於75年編印的《中國近期郵鈔目錄》、《中國近期鈔幣目錄》(81年第三版、83年第四版),及轉賣版權後由高雄「東南集郵社」印製發行的《台灣錢幣目錄》(民國87年第一版到民國101年第五版),綜合這先後共九本鈔幣目錄所記載四十三年版壹分券其發行日期皆為43年9月15日的說法,筆者是持保留與質疑之態度
接著再續談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的本尊 ─「樣張」吧!
「鈔票樣張」其主要功用,是當政府公告發行新鈔時,分發給相關銀行在領用新鈔後留做識別與供鑑定的標準樣本,票號固定都是六碼的 000000。
除上述對發行日期的追蹤探討外,這些年來筆者也持續注意到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的「樣張」。
經發現由官方及民間人士編印的各種書籍、幣鈔目錄竟然都未曾見過刊印此版樣張。
此外台灣各家著名的「拍賣目錄」與「幣鈔拍賣網站」,至今似也未發現有藏家出品過四十三年版壹分券樣張。
現將手中資料一一陳述如下:

(一) .

02  

5505  

《中央印製廠》書中的台灣紙幣,除少數幾版幾乎全都採用「樣張」做為範本。

該書第102頁刊登三張鈔券,分別是:
1. 三十八年壹分樣張 ─ AA000000
2. 四十三年壹分AH890868 (正票)
3. 三十八年伍分樣張 ─ AA000000
三張分角券中,何以獨獨只有「四十三年版壹分券」是採用「正票」而不用「樣張」呢!
真是耐人尋味 (我想可能連央行內部都沒有四十三年壹分的此版樣張)!

(二).

03  

5506  

《中央印製廠六十年》書中第74頁刊登三張鈔券正、背面。

《中央印製廠六十年》書中第74頁刊登三張鈔券的正、背面,字軌票號分別是:
1. 三十八年壹分樣張 ─ AA000000
2. 四十三年壹分AH890868 (正票)
3. 三十八年伍分樣張 ─ AA000000

(三).

5507  

《向「錢」看 ─ 新台幣導覽》作者陳木淦先生曾先後擔任「中央印製廠」的組長、主任、廠長、副總經理。

在該書第9頁刊登一張四十三年壹分券,票號AH890868(正票)。
旁附說明:此券與三十八版壹分券圖紋完全一樣,僅製版年份(四十三年)不同。

5508  

《向「錢」看 ─ 新台幣導覽》第7頁刊登四枚樣張分別是:
1. 壹分(三十八年版)
2. 伍分(三十八年版)
3. 壹角(三十八年版)
4. 伍角(三十八年版)
很奇怪,卻又獨漏四十三年版壹分樣張!

5509

《向「錢」看 ─ 新台幣導覽》第9頁刊登一張四十三年壹分券,票號AH890868 (正票)。
旁附說明:此券與三十八版壹分券圖紋完全一樣,僅製版年份(四十三年)不同。

(四).

551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的《重修臺灣省通志券四經濟志金融篇》,在該書第334頁及335頁刊登兩張鈔券的正、背面黑白圖片。
分別是三十八年壹分AB350673(正票)、三十八年伍分AF638513(正票),也獨漏四十三年版壹分券。

(五).

04

許義授宗教編著的《台灣貨幣圖說》,書中大都附有每版紙幣的「樣張」與「正票」。 
但在該書第137頁卻僅附上AH080299(長足A)、AH080300(短足A)、AH080301(長足A)三張連號券及另一張票號是AH914973的變體鈔,而沒附上四十三年版壹分券之「樣張」。

(六).

05

臺灣銀行出版的《臺灣銀行五十年》,在該書第145頁到190頁所刊登的舊台幣與新台幣紙鈔全都採用樣張。
書中第151頁刊登兩張鈔券的正、背面彩圖。分別是三十八年壹分AA000000(樣張)及三十八年伍分AA000000(樣張)。

501  

《臺灣銀行五十年》書中第151頁刊登兩張鈔券的正、背面彩圖。分別是:
1. 三十八年壹分AA000000(樣張)
2. 三十八年伍分AA000000(樣張)

502   

《臺灣銀行五十年》書中第152頁刊登兩張鈔券的正、背面彩圖。分別是:
1. 三十八年壹角AA000000(樣張)
2. 三十八年伍角AA000000(樣張)
也是未見四十三年版壹分券「樣張」

(七).

06 

中央銀行發行局出版的《臺幣.新臺幣圖鑑》,在該書第53頁及54頁刊登兩張鈔券的正、背面彩圖,分別是:
1. 三十八年壹分AA000000(樣張)
2. 三十八年伍分AA000000(樣張)
也未見四十三年版壹分券「樣張」

(八).

503  

2009年7月由台北「遠東郵票交易公司」發行的《2009年夏季拍賣目錄》第340頁,有一套註明「朱棟槐舊藏」的「新台幣樣張」(38年版至43年版共23組每組皆正反面設計共46張)。
其中「分券樣張」也僅見「三十八年壹分」與「三十八年伍分」這兩種,而未見「四十三年壹分」樣張。

(九).

點閱「中央銀行發行貨幣專區」網站 :
https://museum.cbc.gov.tw/web2/index.aspx… 
43年版壹分券只刊登一張 AH73305,而不是「樣張」。

(十).

504  

505

《中央印製廠遷台60週年歷年印製鈔券圖輯》該書第15頁刊登一張三十八年版壹分券樣張及一張明明是AH890868的正票,卻加蓋兩個紅色的「樣張」字體,一看就知這是一張不折不扣的「山寨版」樣張,而非真正的「樣張」。

 

506  

這張票號AH890868的四十三年版壹分券,在央行出版的專書中已屢屢出現好幾次,但以加蓋「樣張」的面貌出現則是首次。
央行如有真正的四十三年版壹分券「樣張」為何捨棄不用,筆者懷疑央行可能沒有此版壹分券之樣張,甚至當初根本就未印製此版樣張,也不無可能! 
台鈔中幾種著名的「未發行券」如「舊台幣拾萬圓」、「空心金門壹圓與空心金門伍圓」、「金門壹分、伍分、壹角」都有印製樣張,為何這版甚為平常的壹分券,卻獨獨沒有,著實耐人尋味啊!(前述這三種「未發行券」的樣張可參見許義宗教授編著的《台灣貨幣圖說》第114頁、第175頁、第176頁、第177頁、第178頁、第182頁》)。
101年2月間曾從北部某家想參與投標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知,中央銀行有意成立一座『網路券幣博物館』。
希望有關此版鈔券的這些疑雲,在網路券幣博物館成立時,能提供一個最明確的答案以釋群疑。
但耗資近千萬於102年6月19日正式成立的「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經上網查看,壹分券部分只登載三十八年版的資訊,而「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的資料全都沒有。
有關「四十三年版壹分券」的「發行日期」與「樣張」好似再也追不下去,看來真的要成為千古「懸案」了。

「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https://museum.cbc.gov.tw/web/public.aspx

 

  

●此文於2013年3月30日原發表在「YAHOO!奇摩部落格」,2018年2月18日經補充修正後在痞客邦重新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