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只要一打開電視、翻閱報章、雜誌,各家媒體的影視新聞版幾乎都被周遊和李朝永這對銀色夫妻檔的八卦報導所佔滿。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兩人婚變鬧得沸沸揚揚眾所皆知,驚世駭俗的情節就彷彿他們所擅長編導製作的連續劇一樣,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但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不容旁人妄加揣測多所置喙。
本來只想冷眼旁觀不發一語,但一則令人啞然失笑、胡言亂語、荒誕不經的鬼扯報導,卻改變我原先想法,進而引發撰寫此文之動機 。
這則誇張之報導,是臺灣某位「知名命理師」王小姐以「前世今生」的另類觀點,來闡釋解析周、李兩人感情何以至今仍牽扯不清的緣由。
據王小姐說法,雙方在上輩子先已糾纏三生三世,但因身分懸殊、生不逢時等諸多原因而錯過彼此。
由於累世的恩怨情仇仍未了結,所以這輩子只好再繼續糾纏下去。
兩人第一次相遇在「漢朝」,到了「明朝」又重逢,第三世場景發生在「清朝」,加上這一世,周、李已糾纏四生四世了。
兩人纏綿悱惻感人肺腑之情節,和中國民間相傳的「七世夫妻」相比,真是一點也不遜色!
※註:七世夫妻是流傳在中國民間一則哀怨動人、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
故事起自天庭的金童、玉女兩人因私下動了凡心,故而遭天帝貶落人間,要他們下凡投胎轉世,兩人雖「配為夫妻,但只有夫妻名分,卻不許成婚」,在連續七世裡,苦苦相戀,終不得結合。
七世中第一世「萬杞梁與孟姜女」與第二世「梁山伯與祝英台」是較為人所熟知的故事。
前世今生之說,涉及「靈魂不滅」及「輪迴轉世」,以科學角度在現實的人世間根本無法得到實際驗證,只能信者聽之,不信者一笑置之。
而令我啞然失笑的情節,則是兩人發生在明朝第二世時的一段恩怨情仇。
依王姓女命理師之說法,兩人第二世發生在明朝,這回周遊是歌妓院中最紅的歌伎,但卻與窮書生李朝永相戀,並資助他大把金錢上京趕考。
沒想到窮書生考上狀元後卻娶了皇帝的女兒,風風光光當上「駙馬爺」。
可憐阿姑在家鄉望穿秋水,就是等不到郎君,後來有人告訴她書生已當上駙馬爺,阿姑傷心欲絕,自盡而死。
這則「狀元駙馬爺」的說法可說是荒誕不經,其中謬誤之處容後再述。
小時候很喜歡看傳統戲劇、歌仔戲、電影與章回小說,這些戲劇、電影與小說之情節大都離不開帝王將相與才子佳人。
而最常看到的故事內容,不外乎佳人賣身或贈金出資讓落魄才子得以跋涉千里進京赴考。
最後結局,男主角一定不負所望,都是高中狀元名揚鄉里娶得美人歸!
幼小的心靈由於認知有限,總覺得男主角只要進京赴考,結局一定是別無選擇高中狀元,甚至若只考上殿試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或是「進士」,都已算丟臉失常無法光宗耀祖。
因此如願考上狀元對戲劇中的男主角,好像是輕而易舉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但事實真相果真如此嗎?
金榜題名考上狀元真的就像「桌上拿柑」那麼容易嗎?
長大懂事,也多看了一些書,才知這些男主角高中狀元之事,很多都是為了增強戲劇效果所虛構出來的情節,根本不能當史實來嚴肅看待!
中國的科舉制度起源於隋代(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科舉制度),在唐朝發展成型,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31年(1905年)7月宣布廢除科舉為止。
此種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在中國共持續1300多年。
現就以科舉制度發展已臻完備的「明朝」為例,將當時整個科舉制度的大概流程爬梳整理如下:
(1). 一般讀書人需先參加在各縣由知縣主持,連考五場的「縣試」。
通過後進行由府的官員主持,連考三場的「府試」。
凡通過「縣試」、「府試」的讀書人便稱之為「童生」(不論年紀大小都以童生稱之),可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
通過院試的童生都稱做「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從此進入士大夫階層,並普受鄉里敬重。
(2). 「鄉試」是正式科考第一關,在京城及各省省城的貢院舉行,按規定每三年一科。
鄉試每次連考三場,每場三天。
各省鄉試取錄之名額不一,按各地文風、人口而定。
「鄉試」這一關考中的學子稱為「舉人」,中舉便已具備做官資格,各省舉人的第一名稱「解元」。
(3). 通過「鄉試」的舉人,可於次年二月參加在京師舉辦的「會試」。
「會試」由禮部 (相當於現在教育部)在京城貢院舉行,亦稱「春闈」,同樣是連考三場,每場三天,由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
「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取中者稱「貢士」,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4). 得到貢士資格者,才可參加同年四月的「殿試」。
「殿試」通常由皇帝親臨主持和出題,亦由皇帝欽定前十名。
「殿試」只考一題,考的是對策,為期一天。
錄取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
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只用來定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為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
能考中進士便已是功名盡頭,不能重考以求獲得更高名次。
在這一連串繁複的科考過程中,「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

1378617471-3391709191  
能夠一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也就是「三元及第」者,在中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歷史中,僅只十餘人而已。
綜合以上所述,今以科舉制度發展已甚成熟完備的明、清兩朝為例,一個讀書人想要獲取功名,首先需通過最基本的「縣試」、「府試」,接著再通過「院試」方才取得「秀才」資格。
考上秀才,若要再上一層樓,接著就要到省城參加「鄉試」。
通過「鄉試」,獲得「舉人」頭銜,才能進京參加「會試」。
「會試」合格者稱做「貢士」,「貢士」才能再參加最後由皇帝親臨主持的「殿試」。
這一連串繁複的過程,通常需經過長達三年的時間,才會產生一位「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狀元。
由這些過程可知,一個讀書人過五關、斬六將想考上狀元是何等不容易啊!
不要說高中萬眾矚目的狀元,就是考上秀才就已是祖上積德足以光宗耀祖了 。
2015年3月10日到3月26日,個人參加為期17天的雲南之旅。
有一天的行程是搭遊覽車從麗江出發,前往「瀘沽湖」。
那天早上約七點多就離開酒店,沿途山路崎嶇並繞經幾個雲南最窮困的縣城,舟車勞頓風塵僕僕直到下午三點多方才到達此行目的地 ─ 「瀘沽湖」。
到大陸旅遊,除非身體極為疲累才稍事休息,否則靜觀車窗外沿途所呈現與臺灣完全不同的風土人情與特殊景致,這也是打發時間並自覺頗有所得的另一種收穫。
車子行駛中,翻閱手中一本介紹雲南「過橋米線」的旅遊書籍,這道雲南美食的起源也是跟一位古代讀書人準備科考有關。
對照車窗外的荒涼景致,心中不禁有一種體悟。
雲南位處中國西南邊陲,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這些出自窮鄉僻壤的讀書人不論是到縣城參加考試,或到省城參加「鄉試」,抑或中舉後跋涉到數千里之遙的京城 ─ 北京(明、清時代)趕考,經年累月所要付出的食宿及交通費用是何等龐大啊!
而付出如此巨大之代價,成功考上者卻猶如鳳毛麟角,而鎩羽而歸者則比比皆是,令人不禁為這些學子一掬辛酸同情之淚!
再回頭看看,前述那位王姓女命理師夸夸而談謬指李朝永前世是「明代狀元」,但只要稍具歷史常識者就知其說荒誕不經錯誤百出。
在資訊甚為發達的現在,隨便上網Google一下「明朝狀元列表」,從洪武4年(1371年)辛亥科至崇禎13年(1643年)癸末科,一共89位明朝狀元都有詳實姓名與祖籍可考,豈可隨便亂扯!
https://zh.wikipedia.org/…/%E6%98%8E%E6%9C%9D%E7%8A%B6%E5%8…
看完這份「明朝狀元列表」,令人不禁要質問王小姐,妳所說李朝永在明朝的第二世,究竟是出自歷史上哪位有名有姓的狀元郎?
此外,命理師王小姐所提背叛愛情的「明代狀元駙馬爺」,也根本查無此說。
上網Google得知,在中國1300多年的科舉史,唯一有籍可考的「狀元駙馬爺」就僅只一人,那就是唐武宗會昌三年(西元842年)壬戌科狀元鄭顥。
根據歷史記載,明朝89位狀元根本就沒有一位狀元被選為駙馬爺。
這也是打臉王姓女命理師胡謅李朝永是「明代狀元駙馬爺」,最有利的鐵證(民間戲劇中,最廣為人知的狀元駙馬爺 ─ 宋朝陳世美也是虛構的情節)!
http://www.wiki101.com.tw/archives/53526#.WcXPD7IjGUk
臺灣民間有句俗話說:「媒人嘴,唬累累。」
但信口開河隨便胡謅,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又何止媒人而已,名嘴、政客、命理師......亦所在多有不乏其人啊!


●此文於2017年9月23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17年9月29日轉貼至痞客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