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2014年)為編著出版有關「臺灣幣鈔研究」的第二本著作 ─《臺灣銀行券圖文賞析》,曾數度專程至位於臺北市南海路植物園內的這座「欽差行臺」(當時引用之舊名稱還是布政使司文物館)參觀。
今天(2018年3月21日)一大早看報紙得知,文化部於昨天(2018年3月20日)宣告將啟動審議程序,把臺北公會堂(中山堂)、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欽差行臺、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旗後砲台等六個分別位處臺北市與高雄市之市定古蹟全都升格為「國定古蹟」,預計年底前應可完成審議程序並正式升格。

861532485_l

在這即將升格為「國定古蹟」的六處歷史建築物當中,個人最熟悉亦最感興趣且參觀次數最多就是目前全臺碩果僅存的這座清代閩南式官署建築 ─「欽差行臺」(最近一次參觀「欽差行臺」是將近三個月前的2017年12月27日)。
其實很早之前,就想嘗試動手寫一篇有關「欽差行臺」的文章,今天剛好趁著此波新聞熱度,特別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草撰成文並與大家分享。
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劉銘傳以福建巡撫身分奉派來臺督辦軍務。
中法戰爭期間,他勇於任事親上前線督陣,終於擊退來犯之法軍保全臺灣。
經此戰役,清廷深刻瞭解臺灣戰略地位之重要,於是在光緒11年(1885年)9月詔諭決定改設行省,並任命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任期1885年9月~1891年3月) 。
臺灣名義上雖是自1885年設省,但卻遲至光緒13年(1887年)完成行政區域調整並待一切行政作業皆就緒後,才算達到「實質」之建省。
臺灣建省後,為接待來臺視察的中央高級官員,故有考量另外再設置興建招待會館之必要。
當時因布政使司衙門的做工建造尚不夠精細,乃於光緒18年(西元1892年)另在布政使司衙門西側之隔鄰新建一座規模略小,建材及造型都較布政使司衙門考究,並可與布政使司衙門以迴廊相接通的「欽差行臺」(欽差行臺舊址就在現今臺北市中山堂附近)。
「欽差」一職係指由朝廷派遣並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政府官員,行臺又稱行館。
1894年完工的這座「欽差行臺」為一會館性質,主要用途是做為上級官員與其隨員來臺視察時的辦公室,或做為迎賓宴客之會場及休憩住所。
剛興建完成的「欽差行臺」,堪稱是當時臺北城內最具氣派的一座官署建築,也是臺灣現存唯一的清代閩南式衙署建築
「欽差行臺」於1894年完工,那年適逢甲午戰爭,臺灣巡撫唐景崧將「欽差行臺」改設為「籌防局」。
籌防局係一臨時軍務單位,設立目的主要是籌辦甲午戰爭期間武器採購與處理軍事資金及軍事佈防等業務,但「籌防局」之運作為時甚短,臺灣便因戰敗割讓給日本。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雙方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
當時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的近衛師團於1895年5月29下午,從地勢較寬廣的臺灣東北海岸澳底、鹽寮一帶之灘頭登陸,接著一路挺進,6月7日日軍兵不血刃從北門(承恩門)順利進入臺北城。
當時臺北城內幾座清朝官署,除臺灣巡撫衙門在乙未戰爭初期因謠傳地底埋藏黃金遭暴動之官兵放火焚燬以致不堪使用外(巡撫衙門舊址後來改建為砲兵大隊),其餘的衙署廳舍多半還很新且仍保存良好。
布政使司衙門西側這座剛建好2年的籌防局(欽差行臺) ,因外觀壯麗頗有氣派,所以首任臺灣總督 ─ 樺山資紀就選定這座官署廳舍做為辦公處所 ,是為第一代臺灣總督府
這座日據前期的「臺灣總督府」,是直到1919年3月總督府新廈(今重慶南路總統府) 落成後才正式遷離。
隨著臺灣總督搬遷至新廳舍辦公後,欽差行臺整座建物則改名稱為「總督府舊廳舍」
這棟「總督府舊廳舍」一度做為盲啞學校,後來又充做文藝展覽場地。
從1895年6月至1919年3月,「總督府舊廳舍」扮演全臺政治中樞的要角地位,共歷時將近24年,幾乎占了日本治臺50年的一半。
1932年,日本政府為紀念天皇裕仁登基,拆除因結構腐朽而遭廢棄的清代布政使司衙門,及西側另一棟「欽差行臺」,並決議將原址一併改建為「臺北公會堂」(光復後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 ,做為民眾集會的場所。
1929年,第13任總督石塜英藏(1929年~1931年)視察這座舊廳舍(欽差行臺),因考量昔為「欽差行臺」的建築群曾做為早期總督府長達24年之久,自有其特殊的歷史價值而想另外覓地移遷保存此座「總督府舊廳舍」
最後決定將具有歷史古蹟意義的這座「總督府舊廳舍」(欽差行臺)分開拆成三部分,各自移地保存。
1933年,日本政府將「欽差行臺」大部分建築拆遷至臺北植物園內重新改建(現為臺北市市定古蹟,目前由林業試驗所臺北植物園轄管)。
「欽差行臺」另一部分建築遷至圓山動物園(已於1967年拆除),第三部分則遷至淨土宗臺北別院(善導寺),可惜後兩者現皆拆除已不復見。
位於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於1985年被指定為二級古蹟,1988年在此成立「布政使司文物館」。

46169010  

這座原名「布政使司文物館」的清代建築,後經時為中原大學景觀系李瑞宗教授詳加考證(李瑞宗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發現此古蹟的名稱認定有誤,正確名稱應是「欽差行臺」,因此在2013年正式將此座古蹟由「布政使司文物館」更名為「欽差行臺」。
成「品」字形分布排列的「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是清代臺北城內最重要的三座官署建築。

9  

136764056_2915529095347549_1174784991274290765_n.jpg  
其中「臺灣巡撫衙門」早在1895年6月7日,日軍進城前已遭暴亂失控的清兵破壞,幾乎全燬。
另一座「臺灣布政使司衙門」也因日本政府在原地興建「臺北公會堂」(光復後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 ,而於1932年全遭拆毀。
上述這兩座當時全臺層級最高的官署建築(相當於現在的總統府與行政院),所存留的檔案照片都非常稀少罕見,甚至有些早期的黑白較照片雖署名「臺灣布政使司衙門」,但其實都是誤用「欽差行臺」(附圖四)之舊照。

1520996258-15087149_n  
這也難怪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早年還屢被官方誤以為是「臺灣布政使司衙門」,以訛傳訛此錯誤名稱還一直沿用15年之久(1998年成立布政使司文物館),直至2013年經學者專家詳加考證才正式更名。
雖然遷建後的「欽差行臺」已非當初之原貌與全貌(此照片約拍攝於1930年),但悠遊其間除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外,還是不難想像它早年曾是清代招待中央官員來臺視察的一座高級會館,與昔日身為第一代臺灣總督府之光采風華。

●此文於2018年3月21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18年3月23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68187970317470/permalink/3872298917466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