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3年5月12日)星期五,再過兩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
前幾天整理家中一堆舊照片,找到距今62年前尚是襁褓時期母親將我摟抱在懷的一張親暱合照(附圖一)。
依照片背面父親所寫的文字說明,得知拍攝日期為民國49年11月14日 ,地點是我的出生地臺南縣歸仁鄉媽廟村。
據此推算,照片中的我當時才6個月半左右,年紀比現在的第二個小外孫「睿弟弟」還小兩個月。
這應是生平與母親的第一張合照,對我而言自有其特殊意義。
看到這張略為泛黃的昔日舊照片,連帶想起去年亦曾在臉書發表過一篇類似文章,現就將那篇文章略加潤飾修改又結合「附圖一」這張照片再重新PO文發表如下:
「附圖二」與「附圖三」是2017年11月25日當天下午,和父親、弟弟、妹妹一起回臺南市歸仁區參加「保西代天府」建醮活動時隨手拍攝的兩張照片。
這次的建醮活動可說是歸仁當地一大宗教盛事。
早在建醮活動前數週,即已接到家住媽廟里的四叔盛情邀約。
兩張照片拍攝時間距離現在(2023年5月12日)已超過五年半,歲月悠悠如今再重新檢視這些照片,感懷依舊!
當天(2017年11月25日)一大早由弟弟開車從屏東市出發,順道先繞去臺南市區探視在家靜養的二叔與二嬸。
在臺南市區吃完午餐後,接著驅車前往此行目的地 — 歸仁區媽廟里四叔家,準備參觀廟會活動與參加晚間那場盛宴。
下午兩點左右到達四叔家,稍事休息後估算距離晚間的筵席,大概還有三、四個小時空檔,心血來潮我提議不妨前去昔日祖父、祖母的舊居住處附近走走看看重溫童年記憶。
歸仁區媽廟里(以前是臺南縣歸仁鄉媽廟村)是爸爸老家,也是昔日祖父、祖母的世居地,更是童年許多珍貴記憶之聚焦所在。
身為家族長孫,從小就深得祖母寵愛。
記得讀小學時,每年暑假幾乎有一半時間都是留在歸仁鄉下陪伴慈祥的祖母一起度過。
回憶在臺南鄉下的童年歲月真是無限甜美,主要緣由是其中夾雜阿嬤和藹可親的胖胖身影......,和祖孫相伴情深的諸多往事。
記憶中,每次只要阿嬤上菜市場,我一定緊緊跟隨在後,撒撒嬌就可順便撈到一些甜食、零嘴或玩具。
愛孫心切,她老人家通常都會毫無保留盡情滿足我。
疼愛長孫的阿嬤,在我20歲尚就讀師專五年級上學期時因病過世。
還來不及對老人家表示孝思,就因她的辭世留下無限惆悵遺憾!
父親老家也就是祖父、祖母昔日的舊居處,其實早在三十幾年前就已讓售,後來再由買主拆掉改建為一般的透天住宅。
事過境遷時空全都改變,所以此行也只是到老家附近走走看看,回味懷舊一番而已。
當天下午離開鑼鼓喧天到處是人潮與廟會活動的大馬路,只不過轉了幾個彎隨即就進入幽幽靜謐的小巷道,徜徉期間深刻感覺彷彿是來到與世隔絕的另一個時空(附圖二 · 附圖三)。
穿梭在古老狹小的巷道裡,兩旁盡是斑駁破落的土角厝門牆屋宇及鋪著紅磚的破舊地面,眼前所見滿布歲月滄桑烙印 ,此情此景有如正在訴說和呈現無盡的淒清寂寥。
睹物思人見景生情,這些影像除了勾起許多兒時舊回憶外,也驚然發現徜徉其間就好像走進時光隧道般,觸目所及的一切跟五十幾年前的童年印象,幾乎是完全一模一樣竟然毫無任何改變。
整個時空好似在這段悠悠的漫長歲月中全都靜止凍結住了。
往事歷歷如繪,記得在炎夏的午休時刻,精力充沛的我根本不想乖乖睡午覺,因此常趁阿嬤躺在藤椅聆聽收音機裡的歌仔戲,聽到沉沉入睡發出鼾聲後,就躡手躡腳小心翼翼藉機偷溜出去與左鄰右舍年紀相仿的一群玩伴們在附近巷道到處穿梭追逐遊鬧嬉戲......。
記憶中,附近有戶人家養了一頭耕田水牛,有一天在晨曦微現的大清早約五點多左右,鄰居大哥哥就已牽著水牛準備到田裡幹活。
水牛經過我睡覺房間的窗戶時,突然發出一陣陣哞~~哞~~哞~~的喘息聲,把我從睡夢中吵醒,翻身從窗戶靜靜看著屋外那頭逐漸遠去的水牛身影而發呆......。
多少年後,當我讀到陳之藩《旅美小簡》書中〈失根的蘭花〉這篇文章,文章裡有一小段敘述:「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在群山萬壑中,有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顯得純樸可愛。」
從窗戶靜靜凝視水牛緩慢離去的拙重身影,那幕情景就像是一部慢慢播放的無聲電影,幽幽的、悠悠的湧現在眼前......,實在令我難以忘懷!
這只是發生在我十歲左右的一件小小往事,但剎那即永恆的單純回憶,想不到卻自此成為生命中印象最深刻、最難以抹滅忘記的一幕影像。
當天很幸運,在尋幽探舊的途中剛好巧遇已從歸仁國中退休多年,大我約二十歲的遠房表親林英明老師(林老師也是父親早年曾在歸仁鄉保西國小擔任短期代課教師時教過的優秀學生)。
他熱情導覽與解說這些年來當地的一些變化,從林英明老師的陳述也從旁印證與我相關的許多童年往事(附圖四)。
無憂的童年影像,充滿鄉土氣息的甜美回憶,都在這次的尋幽懷舊行自然而然被重新喚起。
之前曾在相簿裡找到「附圖五」與「附圖六」這兩張已有五、六十年歷史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中的人物與情景剛好又可跟昔日在臺南鄉下的舊記憶互作補充與印證。
「附圖五」是慈祥的祖母坐在藤椅上,與二姑、三姑在臺南歸仁鄉下舊居門前的一張合照。
附圖五:祖母坐在藤椅與二姑、三姑在臺南鄉下舊居門前小空地的一張合照。
「附圖六」是我和弟弟、妹妹三個小孩緊相依偎在母親身旁的一張溫馨合照,拍照地點跟「附圖五」一樣也是歸仁鄉下祖母舊居前那片小空地。
附圖六:附圖五:和母親、弟弟、妹妹在臺南歸仁鄉下祖母舊居前的一張合照,照片中的我大概五歲左右,推算拍照時間距今應該也有五十幾年了。
照片中的我年約五歲左右,推算拍照時間距今應該也有五十幾年。
看著這張合照,不禁眼角含淚鼻頭微酸。
兩張黑白老照片,其背景皆為現已遭拆除早就不復存在,是祖母舊居大門前那片空地。
祖母與媽媽是生命中與我關係最密切的兩個「母親」,舊照片中的祖母已過世將近44年,母親也在3年半前辭世。
母親節前夕默默凝視生命中這兩個「母親」的慈祥照片,心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限哀思感嘆,從而更加懷念她們生前恩澤與引發孺慕之情。
除了深深懷念「祖母」與「媽媽」,在母親節前夕也特別感謝「老婆大人」和「大女兒」這兩位「母親」。
感念「老婆大人」這36年來對家庭無怨無悔的辛勞付出,此外也感謝「大女兒」生下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外孫帶給我含飴弄孫的無限快樂。
●此文於2023年5月12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3年5月17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pfbid02a38hUP8998TyntPLhtCRq544XhvTCF9KYncKgCXdAgeuF7fTn5Re9h67bJGiE5Gv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