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偽鈔 · 偽幣 · 變造券 (15)
- Dec 05 Tue 2023 08:07
※ 「臺幣偽鈔」跟「斯斯」一樣也有兩種 ··‧
- Jan 16 Mon 2023 11:19
※ 雙色伍圓老假票AF及AH兩種字軌 ··
- Jun 25 Sat 2022 10:38
※ 史上最扯的一張「中共印製廠」仟圓偽鈔 ··
- May 23 Mon 2022 08:21
※ 舊臺幣上的「防偽鋼印」與偽鈔 ···
- Mar 28 Mon 2022 08:17
●※ 38年版壹百圓(小花)的真鈔與老假票 ···
- Apr 08 Wed 2020 09:56
※ 38年版百圓小花「老假票」··
昨天(2020年4月7日)收到臺北好友葉先生郵寄給我一張38年版百圓小花的「老假票」(附圖一)。
附圖一:38年版百圓小花「老假票」(字軌票號:N354718T)。
38年版百圓小花(附圖二)發行日期是民國50年6月9日,當初共印製LY、MZ兩組字軌,發行量合計是200萬張。
附圖二:38年版百圓小花「真鈔」(字軌票號:M453233Z) → 引用自拙作《台鈔圖文新錄》第244頁。
這張字軌票號是N354718T的小花「老假票」,紙質粗糙印刷極為拙劣,鈔紙的長寬與圖幅也較小。
而且本版真鈔根本就未印製發行NT這組字軌,因此明眼人應該很容易即能分辨出真偽的差異所在。
現行流通貨幣的「偽鈔」(附圖三),一般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 Jan 04 Fri 2019 09:41
※ 兩張大陳變造券 ‧‧
今早(12月31日)在網路上無意間搜尋到以一張 38年第二版伍角紙幣,再私自加蓋兩行「限大陳地區通用」的「大陳伍角」變造券(參見附圖一)。
附圖一
票主是一位民間「古物商」,發文表日期是2013年6月6日,他下的標題是「收集到最奇怪的紙幣1」
相關敘述抄錄如下:「這張五角紙幣,是我莫名中收到的,以前都只有金門,馬祖 ~ 專用貨幣。但我這張五角紙幣,卻是大陳島專用貨幣。」
這張票號L793152H的38年第二版伍角紙幣,其實際發行日期是民國62年9月24日,與38年第一版伍角紙幣(發行日期:民國38年7月5日)實際相差24年之久。
這款第二版伍角當初是為了紓解民國62年全臺硬幣荒時,所發行的一種臨時應急紙幣。
手中剛好也恰有一張去年鈔友免費贈送,另以43年版拾圓券再私自加蓋兩行「限大陳地區通用」的「大陳拾圓」變造券(參見附圖二)。
- Apr 21 Sat 2018 10:58
※ 一張金門65年版拾圓「變造鈔」‧‧
曾在網路看到賣家出品一張既不是趣味鈔也不是特殊字軌的65年版本島拾元紙幣,賣家還特別強調「保證真品」。
心中暗想65年版拾圓紙幣現今行情全新帶3券一張可能還賣不到50元,是目前臺灣紙幣中最常見、最便宜的一版。
但此版的「偽鈔」卻比「真鈔」還稀少罕見,市值絕對遠超過「真鈔」,因此刻意強調「保證真品」,倒是有一點「畫蛇添足」之意味!
手中也收藏十幾種各種不同版式的「臺灣紙幣偽鈔」,但至今仍未見過「65年版拾圓偽鈔」,求之多年仍無所獲。
迄今雖還找不到急欲收藏的「65年版拾圓偽鈔」,但卻有一張「65年版拾圓變造券」。
這張字軌票號是「RW735416JN」的65年版拾圓紙幣確定是真鈔無誤,但卻遭別有所圖者另在鈔票正面與背面私自加蓋「金門」及 「限金門地區通用」等黑色字體。
金門65年版拾圓已確定發行的字軌計有:AK—YF、CM—UH、CM—YG、EP—UJ、EP—YH、GR—YJ、JT—UA共七組,並無 RW—JN字軌。
金門65年版拾圓,現今行情全新帶3券約在200元至250元之間。
推測變造者之用心,是特意將「本島券」偽改成「外島券」,想藉此矇混過關獲取數倍的不當利益吧!
- Mar 04 Sun 2018 07:37
※ 馬祖39年版壹角臆造鈔 ‧‧
約十年前,曾有臺北鈔友免費送一張「民國39年版馬祖壹角單面樣張」的戲作參考品供我收藏玩賞。
秀才人情紙一張,朋友的好意當然欣喜接受。
民國39年版馬祖壹角單面樣張戲作參考品(臆造鈔)正面。
- Oct 25 Wed 2017 10:09
※ 參觀山東牟氏莊園銀元寶「複製品」展示廳 ‧‧
今年 (2017年)4月11日至18日至山東旅遊,第七天上午的主要行程是前往參觀坐落於栖霞市古鎮都村,始建於清雍正年間的「牟氏莊園」。
莊園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佔地共兩萬多平方公尺。
整座莊園建築風格兼具北方之古樸粗獷與南方的細膩幽雅,是一座屋宇重重疊疊、井然有序的多進四合院龐大古建築群。
其建築格局係按照封建地主階級的等級觀念佈建,每院皆以中門相貫,側邊有甬道相通,居住習慣以大廳供奉祖先、主人居住在樓閣、妻妾子女居於平房、傭人則另居於群房。
歷經百年來的經營與擴充,在牟氏家族鼎盛時期,擁有房屋5500多間,現今保存的廳堂樓廂尚有480多間,其建築規模遠比山西祁縣著名的「喬家大院」還大,是中國北方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莊園。
由於莊園內院落甚多,行走其間若無專人引導簡直像走迷宮,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迷路。
牟氏莊園遊覽圖
在眾多現已開放參觀的房間裡,印象最深刻是一間擺放著50只,每只各重50兩的銀元寶「複製品」展示廳。
- Sep 29 Fri 2017 08:43
※ 舊臺幣本票三種面額『偽鈔』(缺本票伍仟圓) ··
- Jun 25 Sun 2017 08:06
※ 史上最扯的一張「中共印製廠」仟圓偽鈔 ‧‧
前幾天在line的群組裡,一位二十幾年前擔任級任導師時教過的畢業班學生「阿倫」,傳來兩張現行通用「紅色壹佰圓」的彩圖與群組成員分享。
「阿倫」還出題考考大家,要群組裡的同學與朋友們試著從中找出哪張是「真鈔」?哪一張是「偽鈔」?
仔細一瞧,馬上發現其中一張「紅色壹佰圓」國父的表情實在太搞笑了!
真假立判,根本不需耗費太多功夫,很輕易就找到答案。
這張偽鈔越看越覺有趣,實在太有梗了,自覺頗具收藏與玩賞價值,因此迫不及待馬上傳訊息給「阿倫」,是否可將這張搞笑版壹佰圓「偽鈔」轉讓給老師收藏,我願另以等值「真鈔」和他交換。
學生回曰:東西不在他手上,圖檔是朋友傳來與大家分享。
後來再冷靜想想,偽鈔集團這些騙子,雖存心不良但絕對不笨。
偽鈔集團為了讓自己精心印製的「偽鈔」能蒙混過關謀取不法利益,務必要將偽鈔製作得維妙維肖和真品幾乎一模一樣毫無破綻,才不會輕易遭視破!
- Mar 26 Sun 2017 08:36
※ 變造新臺幣詐騙之今昔 ‧‧
2017年3月21日當天,分別在《自由時報》B1版及另一家《中國時報》A12版看到兩則相似的新聞報導。
兩家報紙都是報導近來發生在中部地區的一件詐騙新聞,相關內容大致如下:
台中有一34歲林姓男子因缺錢花用,竟動歪腦筋想到變造新台幣來圖利。
林姓男子從網路得知紙幣可以「拆開」的資訊,就想嘗試看看。
他先用銳利刀片將一張薄薄的鈔票小心翼翼從中剖開再慢慢拆解成上下兩片。
為增加變薄的紙幣厚度,並使鈔票兩面都有圖案設計,所以又於另一空白面再黏貼「玩具鈔票」藉此矇混過關。
林姓男子都是將變造過的百元紙幣,拿到夾娃娃店兌幣機換領10元硬幣來花用。
- Nov 28 Thu 2013 11:34
※ 三十八年版壹角「真偽之辨」‧‧
99年1月24日筆者曾在「YAHOO!奇摩部落格」發表一篇名為〈真鈔與偽鈔〉的文章。
http://long11281128.pixnet.net/blog/post/315594455
文中並列出筆者目前所收藏『台灣紙幣偽鈔專輯』裡的21張偽鈔彩色圖片。
文章發表後不久,就有鈔友私下詢問如何辨識「三十八年壹角」的真鈔與偽鈔。
這些三十八年版壹角偽鈔大約是在民國93年上半年開始陸續出現。
- Nov 28 Thu 2013 10:49
※ 我的「臺灣紙幣偽鈔專輯」··
六十五年版本島拾圓券發行於民國67年1月16日,鈔票正面是國父肖像,背面圖案設計仍大致沿用四十九年版拾圓券的圖景,只有小部分稍做修改,例如原先總統府的國旗是往下垂,此次則改為向左飄揚,原有車輛及行人的設計也都取消。
整張紙鈔刷色以較討喜的紅色為主,故發行後還頗受一般民眾歡迎。
001:65年版拾圓真票(大趣味鈔)。
六十五年版本島拾圓券在市面通用的時間約在民國67年到75年之間。
此拾圓券後來逐漸被同面值的拾圓硬幣所取代,此後臺灣銀行及中央銀行都不再發行拾圓紙幣,因此本版紙幣可說是近期臺灣紙幣系列中的末代拾圓鈔券。
據統計與推估六十五年版本島拾圓券在將近十年的流通期間內,發行字軌數高達一千多組,全新帶3券市價約50元左右,若是舊鈔大概就只值拾圓面額了。
由於發行量確實太大、面值低又屬近期券,所以本版鈔券與「三十八年第二版伍角券」及「五十年第一版壹圓券」、「五十年第二版壹圓券」,都是光復後臺灣紙幣系列中最便宜的四種版式。
99年1月20日,筆者偶上雅虎拍賣網站上瀏覽,發現有藏家出品『 六十五年拾圓紙幣』5張,票主還特別強調『保真─ 如假包退』。
這張紙幣的全新帶3券目前行情還不到50元,但流通用的偽鈔在當時因面額低似還未發現有偽鈔出現,我想若真有偽鈔留存至今,則其市價絕對比同版式的真鈔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