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當天,分別在《自由時報》B1版及另一家《中國時報》A12版看到兩則相似的新聞報導。
兩家報紙都是報導近來發生在中部地區的一件詐騙新聞,相關內容大致如下:
台中有一34歲林姓男子因缺錢花用,竟動歪腦筋想到變造新台幣來圖利。
林姓男子從網路得知紙幣可以「拆開」的資訊,就想嘗試看看。
他先用銳利刀片將一張薄薄的鈔票小心翼翼從中剖開再慢慢拆解成上下兩片。
為增加變薄的紙幣厚度,並使鈔票兩面都有圖案設計,所以又於另一空白面再黏貼「玩具鈔票」藉此矇混過關。
林姓男子都是將變造過的百元紙幣,拿到夾娃娃店兌幣機換領10元硬幣來花用。
據瞭解,他利用這種方式,已先後得手10餘次。
事發當天,林嫌又將2張百元真鈔,剖開拆解與黏貼合成4張百元變造鈔,接著透過夾娃娃店的兌幣機,順利成功換得30枚10元硬幣 (兌幣機只會辨識其中一面新台幣紙鈔)。
林嫌食髓知味,想重施故技,店家見該男一直以百元鈔兌換硬幣,東張西望神色慌張行跡可疑,乃報警處理。
林嫌眼見警方前來,火速將剩下的一張變造百元紙鈔塞進口袋藏起來,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應可順利躲過盤查。
但遭員警一眼識破,將林姓男子移送法辦。
看完這則新聞,不禁感嘆台灣俗語:「賊仔狀元才」(犯嫌聰明,不亞於狀元) 的說法,還確實有幾分道理。
這種將真鈔一分為二的詐騙手法,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在台灣幣鈔收藏界鬧得沸沸揚揚幾乎人盡皆知。
二十幾年前,臺灣幣鈔收藏界陸續出現由家住彰化員林外號「阿聲」所偽製變造而成的數十張「逆背變造券」。
這些變造品剛出現在幣鈔骨董市場時,因前所未見、聞所未聞,導致許多疏忽或一時不察的藏家紛紛受騙上當。
這些變造票大都以硬度較高,市價不貴成本低廉的普通版新鈔為主。
變造鈔票前,係先以清水潤濕待紙質軟化後,接著自鈔紙厚度甚薄的橫切面慢慢從中細割對剖,再撕裂揭開。
等到拆解分裂成上、下兩薄片後,再將另一面顛倒旋轉180度,接著重新黏合、壓平與裁切。
變造後的紙幣,正面與背面還是原來圖案,只是將背面鈔圖翻轉180度再重新黏合,即成為所謂「逆背變體鈔」。
除了「逆背變造券」之外,「阿聲」還自創鈔票正反兩面是不同面額的變造券 (例如:正面壹千圓圖案‧背面伍佰圓圖案),這些傑作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
此技術據說係由裱褙業發展出來。
以往的年代,水墨畫及書法作品都使用宣紙,為了增加獲利,聽說就有不肖裱褙業者將真跡撕開,讓1張作品變成2張。
此款變造票乍看之下,製作得唯妙唯肖令人誤信以為確實是價值不菲的「逆背變體鈔」。
但只要將紙鈔正對光源直視,將可發現因鈔紙內部曾塗上膠水黏合,而使鈔紙表面呈現厚薄不均及水印紊亂等情形。
此外為使鈔券正、反兩面的四個邊角都能完全整齊貼合,最後尚需經過一道仔細裁切邊紙之程序。
這些成本可能只有幾百元的低檔骨董鈔,經「阿聲」妙手變造成「逆背變造票」或其他各式變造票後,麻雀變鳳凰身價隨即暴漲百倍以上,每張動輒以數萬元高價賣出,因而賺取不少暴利。
「阿聲」憑著貌似忠厚的外表、豐沛人脈與能言善道擅於推銷之絕佳口才遊走全台各地,短短幾年藉著仲介幣鈔買賣,與販售「假造變體鈔」可說無往不利著實賺了不少黑心錢。
多行不義必自斃,夜路走多了終於還是碰到鬼。
變造與販售「假造變體鈔」之事,不久就在幣鈔收藏界驚爆傳開。
為了閃躲蜂擁而至的債主,「阿聲」只好採取避不見面的方式神隱起來 (民國85年年底開始躲債)。
除販售「假造變體鈔」積欠一屁股債務外,最後甚至連原本一些鈔友、錢幣商委託寄賣之各類收藏品,也索性全都侵占不歸還。
這個扯爛污的惡劣事件猶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遍及全台各地的受騙藏家及錢幣商,四處找其求償。
貪念作祟的「阿聲」,因心術不正信用掃地在台灣幣鈔界已無立足之地,從此行跡隱匿再也不敢公開現身,甚至陷入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不堪境遇。
原本經營甚為順利的仲介幣鈔買賣事業為此大受影響,大好「錢途」就此斷送,令人不禁感嘆萬分!
手中恰有收藏一張票號H739051G的49年版藍色西螺大橋拾圓「逆背變造券」 (事發之後向友人購得做為研究比對之用),即是當年「阿聲」精心傑作之一。
前後兩則相隔二十幾年,性質卻相似的詐騙事件,34歲的林姓男子目前已依「詐欺」、「偽造國幣」罪嫌移送法辦;而「阿聲」亦因昧著良心大賺黑心錢,導致身敗名裂為人所不齒,最後只好黯然離開幣鈔收藏界。
兩人之境遇,正應驗「歹路不可行」這句千古名言。
詐財害人可能騙得了一時,畢竟騙不了一世!
※《自由時報》2017年3月21日B1版: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087572
※《中國時報》2017年 3月 21日 A12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21000504-260107
●此文於2017年3月23日,原發表於「林永隆的臉書」,2017年3月26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