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神社殘跡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言:2023年6月22日專程回屏東探視父親,這篇文章 —〈我對圓山飯店「百年金龍」簡介的質疑與說明〉其實構思已久,並在出發回屏東的前一刻剛好完稿,但因有些照片匆忙之間尚未找齊,由於正忙著整理行李準備搭乘接駁車前往烏日趕搭高鐵,想一想似也不急於一時,所以就決定再過幾天回草屯住家後才正式發表。
令人意想不到,短短兩、三天內事情竟然出現重大變化!
變化主因是原本陳列在「金龍廳」長達68年之久都平安沒事的這座「百年金龍」,竟然意外出狀況!
23日早上10點半左右,位於金龍廳的 「百年金龍」因木質藻井長期遭白蟻蛀蝕破壞,以致天花板突然坍塌掉落,並且不偏不倚剛好就砸在「百年金龍」身上,當場造成龍頭與龍身接合處斷裂。
23日晚間9點多,在屏東看到這則「百年金龍」突遭砸損(附圖一)的新聞報導時,內心甚感意外詫異!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年5月25日,在臉書社團 — 「臺灣古寫真上色×今昔時光機交流團」看到一張標示為「戰後初期臺灣神社」的珍貴舊照片(附圖一)。
0901.jpg
附圖一:臉書社團 — 「臺灣古寫真上色×今昔時光機交流團」一張標示為「戰後初期臺灣神社」的珍貴舊照片。
「附圖一」我以「藍色橢圓形」標示處是第一代臺灣神社的「參拜人休憩所」,「紅色橢圓形」標示處應該是「噴水銅龍」最初的擺放地點。
「百年金龍」原本是一座噴水銅龍,銅龍最初是擺置於臺灣神社內苑第一座鳥居外圍的池塘上,地點大約位於現在圓山大飯店入口牌樓後方往圓山聯誼會的路旁(附圖二)。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月16日,好友Jyun Ming Lin在他個人臉書PO出一張標示為費翔父母親年輕時以臺灣神社狛犬(石獅)為背景的合照。
照片中的男女主角分別是「畢麗娜」與「費偉德」,風華正茂的兩人儷影雙雙郎才女貌煞是好看(附圖一)。
01.jpg
費翔的母親名叫「畢麗娜」,是一個在哈爾濱出生北京長大長大的東北女孩。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附圖一」是一張日本時代「繪葉書」(日文的風景明信片),圖片內容是分列在臺灣神社新參道兩旁數十座井然有序的「石燈籠」。

105986798_2744729919094135_297256267762450910_o.jpg  

附圖一:日本時代的「繪葉書」(日文的風景明信片),圖片內容是配置在臺灣神社新參道兩旁數十座井然有序的「石燈籠」。  
由於畫面並無人、車可供互相比較對照,因此一眼望去似還未能具體感受到這些造型幾乎一模一樣的「石燈籠」究竟有何特殊或壯觀之處!
「附圖二」是我與「石燈籠」的合照,拍攝於2020年6月11日下午,地點在「圓山自然景觀公園」。
「圓山自然景觀公園」位於臺北捷運淡水線「圓山站」附近,離開捷運站後徒步約需十幾分鐘即可到達。
「圓山自然景觀公園」前身是「圓山兒童樂園」,在1991年改名為「兒童育樂中心」。
數年前隨著「兒童育樂中心」遷移,園區經大肆整修後改為現在的名稱 ─ 「圓山自然景觀公園」,並於2019年6月15日重新開放,目前採免費入場供民眾自由參觀。
景觀公園內還保留昔日「兒童育樂中心」時期的「摩天輪」以及「旋轉木馬」這兩座大型遊樂設施,供大家拍照留念,並讓來訪民眾徜徉在寬廣的大草坪,回憶過去點點滴滴的歡樂時光。
當天(2020年6月11日)離開圓山捷運站從臺北廣播電臺(圓山派出所)旁的景觀公園入口處直接進去,經過園區內古色古香的閩式建築群 ─「昨日世界」,再走數分鐘在不起眼的路徑旁,就會看到百年前的龐然大物也是目前全臺碩果僅存的這座「臺灣神社石燈籠」,仍直挺挺佇立著。
由於下午時刻天氣炎熱遊客並不多,枯等約10分鐘才有一群散步的婦女從旁經過,很高興央請其中一位女士為我與這座「臺灣神社石燈籠」拍照留念(附圖二),做為日後撰文時可供參考佐證之用。

83184004_2744730039094123_6400940800200166466_n.jpg  

附圖二:我與臺灣神社石燈籠之合照(拍攝於2020年6月11日)。  
和「臺灣神社石燈籠」許多早期舊像片相比對,「石燈籠」底座原都有兩層,但現今這座「臺灣神社石燈籠」卻僅剩一層底座,因此眼前的實景應比當年的原貌原樣略低一些。
身高171公分的我,站在這座龐然大物原本應高約4.5公尺是目前全臺僅存的一座「臺灣神社石燈籠」旁,兩相比較還是有一種「小鳥依人」不成比例之感!
由於熱衷收集日本時代的「臺灣銀行券」,五年前因撰寫《臺灣銀行券圖文賞析》一書(2014年 11月出版 ),而對「臺灣銀行券」正面主圖 ─ 「臺灣神社」的歷史及遺留之殘跡都甚有研究興趣。
以下僅就個人所知,細說從頭漫談「臺灣神社石燈籠」的典故,藉以讓大家了解它的來龍去脈。
位處劍潭山丘的「臺灣神社」,是在第四任臺灣總督 ─ 兒玉源太郎任內的1901年2月開始動工,同年9月26日完工,一個月後的10月24日舉行落成典禮。
社格屬「官幣大社」的「臺灣神社」,又稱「臺灣總鎮守」,是日本時代全臺各地陸續興建將近兩百座大小神社中,層級最高(官幣大社)也是最重要的神社,堪稱是統轄臺灣各地守護神的一座總社。
「臺灣神社」依興建之先後,又可分為以臺北圓山飯店現址興建而成的「第一代臺灣神社」(1901年完工),與後期興建的「第二代臺灣神社」(1944年完工)。
「第二代臺灣神社」又稱「新境地」,遺址就位在現今「中央廣播電臺」至「圓山聯誼會」之間。
1944年(昭和19年)6月17日增祀「天照大神」後,「臺灣神社」自此改稱為「臺灣神宮」。
由於「臺灣神社」創立之初就已被列為近代社格制度中層級最高的「官幣大社」,因此從「臺灣神社」更名為「臺灣神宮」,這只是社號(名)之「改稱」而非如中文維基百科所述的「昇格」。
改稱後的「臺灣神宮」,其範圍已涵蓋舊有的「第一代臺灣神社」與剛興建完成的「第二代臺灣神社」。
因此若只將「第二代臺灣神社」單獨稱做「臺灣神宮」,而未將「第一代臺灣神社」亦包含在神宮範圍之內,是錯誤的敘述與認知。
「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歷經7年建造,於1944年落成並準備啟用。
但就在「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即將落成啟用前夕的1944年10月23日傍晚,一架原擬在松山機場降落的日本『陸軍運輸機』因空難失事恰好就迎頭撞毀在劍潭山山腳下的「第二代臺灣神社」境內。
飛機失事爆炸引發之猛烈大火,導致「新境地」遭受極嚴重的破壞毀損。
有關飛機失事日期,另有一說是1944年10月25日(參閱中文維基百科)。
但依多方查證並參考相關文獻史料及當時的報紙(參見1944年10月24日《朝日新聞》第二版),飛機失事撞毀「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的正確日期應是10月23日無誤,絕非如中文維基百科所述之10月25日。
此後,直到二戰爭結束,臺灣總督府已無餘力籌資鳩工再重新修建、復原這座慘遭燬損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
在日本官方大力宣導下,位於圓山飯店現址的「第一代臺灣神社」之舊照片與明信片,目前只要上網搜尋,相關圖片、影像俯拾皆是不足為奇。
但這座興建剛完工不久就遭燒毀破壞的「第二代臺灣神社」 (新境地)則不然,完工後還未公開曝光也來不及對外大力宣傳就不幸胎死腹中,故至今存世所見「新境地」的照片極為稀少罕見。
「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之殘跡,目前只見圓山聯誼會停車場旁的「春日型燈籠」下半部底座(附圖三:照片中的上半部係後製原為木造),及圓山聯誼會游泳池旁的一段石垣(附圖四)。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