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IimJTY    

俗稱青仔欉的「臺灣銀行券」昭和甲券壹百圓之正面。

日據時代初期,由株式會社臺灣銀行發行的鈔券不論是『銀券』或『金券』,皆係在時間相當緊迫的情況下匆促問世,設計稱不上精細,紙質也因欠佳而有易於污損的缺陷存在。
大正3年(1914年)日本統治台灣將屆二十年,此時臺灣經濟已趨穩定,各方面也正慢步走向正軌,對於貨幣的需求量亦日漸增加。
為此臺灣銀行乃將通用的鈔券重新改版並變更設計,接著乃有所謂『大正改造券』的印製與發行。
『大正改造券』在臺流通十幾年後,由於鈔券印刷與製紙技術日益精進,為了防止鈔券偽造與變造,臺灣銀行乃將原發行的大正改造券再度改版,並從民國21年冬開始發行稱之為『甲券』的流通鈔票。
『甲券』這版鈔券共有四種面值,分別為『甲券壹圓』、『甲券五圓』、『甲券拾圓』、『甲券百圓』。
本文介紹的則是面值最大也是較廣為人知,臺灣民間一般都習慣稱之為青仔欉的『甲券百圓』。
臺灣銀行券『甲券百圓』發行於昭和12年3月20日(西元1937年‧民國26年),此時正是日本軍閥準備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那一年。
壹百圓在當時可說是一張前所未見的高面額紙幣,因此無論就發行該枚紙幣的時機及從大面額的觀點來瞭解,可說均甚符合當時整體社會及時勢的需求。
『甲券百圓』發行記號從(1)到(11)共計十一組。
分佈在整張鈔券上的水印有兩種,一種是「百圓」兩個國字,另一款水印則是「蘭花」與「水果」。
鈔券正面也首次採用日本皇室「御」用的「菊紋章」標誌。
依日本早期各種文獻記載可知,菊花在日本是一種甚受尊崇的花卉。傳統之日本皇室固以此做為皇家象徵,早年的幕府圖徽也大都採用菊花,就是連現今的日本護照、議會徽章也皆以此做為主要的圖案設計。
 

護照

日本護照上的「菊紋章」。

因此櫻花雖是日本人民普遍之最愛,但菊花崇高的歷史定位迄今還是屹立不搖。
在本版鈔券背面圖案右側有兩棵青葱翠綠的「檳榔樹」。
檳榔樹原產於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非洲東岸及太平洋各熱帶島嶼。
在大陸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臺灣也有栽種。
而目前臺灣檳榔樹的分布則以中部、南部居多。 

/tmp/phpNwoGSr  

俗稱青仔欉的甲券壹百圓背面(這兩棵高聳的檳榔樹就是此券得名之由來)。

臺語稱樹木一株為一叢(俗作欉),「檳榔樹」在臺灣民間又俗稱為「青仔欉」,故這張百圓券不論是民間或幣鈔收藏家一般也習以「青仔欉」做為代稱,可說是日據時代發行的各種「臺灣銀行券」中,名氣最大也是較廣為人知的一種早期紙幣。
「青仔欉」除是檳榔樹的代稱外,依據『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在民國66年11月出版《台語溯源》一書第44四頁之敘述可知:此「青仔欉」三字,若影射在人身上至少還另有下列三種涵義:
第一. 指不諳世故、不明事理之人。
第二. 譏諷沒有見過世面的土包子。
第三. 形容在歡場中那些出手闊綽的富豪闊少。
 

台語

民國66年11月由亦玄編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發行的《台語溯源》,當時定價新臺幣35元(此書為筆者之藏書) 。
若單就檳榔樹外型而言,直挺挺的樹幹遠遠望去還似乎有點像某個純情男子乍見一位心儀已久的女生,因不知所措故而顯露出一股羞澀木納之神情。
此外,老一輩臺灣人也常習稱一些當看到美貌女子就冒冒失失,兩眼隨即緊緊盯對方不放的無禮男子為青仔欉。
像這些都是「青仔欉」一詞,在早期臺灣民間大家口耳相傳的另一層涵義。 
另據《台語溯源》書中第40頁所述:「日據時代(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元可以糴白米一斗」。
為了進一步瞭解,筆者近日特向一位世居屏東市,家中以經營米店為業已有三、四十年的謝明枝鈔友查詢得知:目前一斗白米(重6.9公斤)的平均市價約280元(此為民國98年5月間臺灣南部的米價行情)。
則這張大名鼎鼎的「青仔欉」百圓券,在當時約可購得白米100斗,100斗白米若換算成目前市值將近28000元。
如此龐大的市值,即便在現今都比目前流通的「貳仟圓紙幣」高出十四倍之多,更何況是在七、八十年前的日據時代,當時一般人甭說擁有,就連有幸偷瞧一眼的機會都不可得!
再進一步瞭解,根據名作家陳柔縉女士所著《囍事台灣》在其書後所附『日治時期台灣物價水準概況』可得知:
1937年(民國26年) 一個牧師的月薪是五十圓。
1939年(民國28年) 臺北一棟三層樓房的月租是五十圓。
1942年(民國31年) 一個臺籍氣象臺技術員月薪是四十圓,日籍氣象臺技術員月薪是五十圓。
1943年(民國32年) 一個國小代課教師的月薪是四十二圓。
由上述根據《囍事台灣》附錄的『日治時期台灣物價水準概況』所列舉之具體實例可確知,此枚「青仔叢」百圓券其金額是何等龐大,一般人根本就沒有或甚少有機會見到。
所以,有些高傲自認身價不凡的千金小姐常會對那些自不量力的瞎追男子,每每以語帶輕蔑的口氣譏諷說:「哼!連青仔欉都沒見過,也敢來追本大小姐!」
因此現今常以「青仔欉」一詞來諷刺一個人像土包子沒見過世面,自有其典故與特殊的時代背景。
由於「青仔欉」百圓券的面值實在太大,當時一般人即便擁有也不太可能完好如初的保存全新品相不予使用,或特意留存下來加以收藏。
因此無瑕疵的高品相全新券非常珍罕,若與日本投降後,才匆匆發行的另一種現地刷百圓全新券(香蕉欉)相比可說少了很多。

喜事 

著名作家陳柔縉女士所著《囍事台灣》一書(東觀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96年1月初版),書後附錄有長達6頁的『日治時期台灣物價水準概況』。
此概況表蒐錄的物價資料共187項,大都是出自《臺灣日日新報》、日據時代當時所出版的相關書籍雜誌、名人的口述訪問紀錄或回憶錄等等。
此份資料可說是瞭解日據時代民生概況的重要史料,甚具參考價值(此書為筆者藏書)。

●此文於2009年5月24日原發表在「YAHOO!奇摩部落格」,2013年9月9日經補充修正後在痞客邦重新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