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小美眉(附圖一)因爲工作異動搬離住了快七年的高雄,搬遷至臺南定居。
附圖一:咱家小美眉的靚照。
臺南成大是小美眉讀大學時的母校(2009年至2013年),已論及婚嫁的「學長男友」目前在臺南工作,兩人合購之新屋亦選在臺南,家族中九成的親戚也大都住臺南,因此臺南對小美眉而言實不陌生。
小美眉的新工作是一家上市公司,待遇和之前差不多。
但臺南的新工作較輕鬆,再也不必像以前一樣,常需開會或加班到晚上九點多才能返家休息。
由於可準時下班,不需經常外食或叫外賣,因此她有較充裕的時間可親自下廚料理三餐。
這一、二個月來,小美眉偶爾心血來潮,就會PO上自己親自下廚的晚餐照片,傳到家人群組與我們分享(附圖二‧附圖三‧附圖四)。
附圖二
附圖三
附圖四
記得小美眉第一次PO圖分享她親自料理的晚餐照片與家人分享時,身為她的超級粉絲,當然要好好盛讚一番,並留言鼓勵:「小美眉好賢慧喔,廚藝遠遠超過老爸,超讚!超厲害!」
想不到我的留言回應剛PO至家人群組還不到15分鐘,隨即遭大女兒(勳媽)留言吐槽說:「你不是只會泡麵嗎?」
遭大女兒調侃,真的是令我啞口無言,難以辯白!
但大女兒的吐槽之言,只說出一部份事實,而非全貌。
民國87年父親自屏東糖廠退休,退休前的職務是在屏東糖廠的改良場擔任農業技術工程師,母親則是全職家庭主婦。
男主外女主內,因此從小各項家務的操持如煮菜、燒飯、洗衣、打掃環境、照顧子女......,幾乎都全由母親一手包辦。
由於母親很勤快、很認真,因此小時候我和弟弟、妹妹鮮少做家事,幾乎是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少爺公主生活。
記憶中,國中三年級時為了準備升學考試,經常要苦讀熬夜以應付第二天接踵而來的各項考試。
有時讀書到深夜肚子餓,不方便請媽媽起床準備宵夜,就只好自己燒壺開水煮碗泡麵充飢。
因此學生時代,除了煮泡麵外,從未有其他的下廚經驗可言。
小我一歲的妹妹,她的烹飪功夫也是自結婚生子後,迫於現實需要才開始認真學習,或許是有天分從此廚藝大為精進!
我真正下廚煮菜,應該是自擔任教職時開始吧。
這段親自下廚的時間雖僅短短數天還不到一星期,卻記憶深刻永生難忘!
民國71年5月26日,自軍中退伍。
退伍當天(民國71年5月26日)上午,隨即到將任職的學校 ─ 彰化縣大城鄉大城國小報到。
報到後,依當時規定男教師退伍後可申請一個月休假。
因此當天在教務處辦完報到手續後,隨即搭車返回屏東老家休養,直到一個月後的6月25日,才返校正式任職。
但教書還不到一週,夏日炎炎就又開始放暑假。
兩個月的暑假,都留在屏東老家再度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生活。
時間一晃即過,暑假結束前收拾行李準備返校開始教書。
沒有勤快的母親在旁照護,離家生活最大之顧慮,就是如何應付一日三餐的現實問題。
當時服務的學校在大城鄉,是該鄉班級數與學生數最多的一所中心國小。
大城鄉雖是彰化縣最偏遠的鄉鎮,但縣內除了一座海拔不高的「八卦山」,全境無大山。
搭公車從偏遠靠海的大城鄉,到縣政府所在地彰化市還不到一小時,交通尚稱方便。
服務的學校就在鄉公所附近,可算是大城鄉最熱鬧也是人口較密集的地方。
但鄉內除了幾家麵店和一、二家小餐廳外 ,沒有太多可供外食的選擇。
若想有所變化或要吃得好一點,就需騎車到七公里之遙較繁榮熱鬧的二林鎮去解決民生問題。
在大城若三餐都靠外食,即使自己很愛吃麵,但每天都吃麵也會令人厭煩生膩!
諸多不便與飲食缺乏變化,是當時在大城生活最大的問題所在。
因此,在8月底即將開學準備返校前,特別從家裡帶了一個「大同電鍋」,並向母親請教煮飯時如何洗米,白米與水的比率是多少,預定開學後就嚐試由自己料理晚餐(早餐吃麵包牛奶,午餐向學校訂購便當),解決最重要與令人困擾的民生問題。
依母親之前指示如法炮製,生平第一次煮飯的結果尚稱順利,效果就跟平常媽媽煮的白飯一樣。
原來煮飯其實不難,一學就會。
看著生平第一次煮的香噴噴白米飯,不禁為自己拍拍手鼓勵鼓勵。
當時大城還沒有自助餐店,白飯可自煮沒問題,但還是需炒些青菜或肉來配飯啊 !
記憶中第一餐,就是簡單的青菜炒肉絲、荷包蛋、紫菜蛋花湯。
這頓晚餐料理下來,很有成就感,還毫無愧色覺得自己可能頗有煮菜天賦。
但是一頓簡單的晚餐料理下來,加上餐後的清理洗滌善後工作,也花費將近一小時。
細數當時自己會煮的就是那幾道簡單菜色,掰開十根手指算一算還綽綽有餘。
不變的菜色,吃了幾次很快就膩,不禁深自感嘆,哪來的天賦,老狗真的是變不出新把戲!
花了那麼多的時間與功夫,自己煮菜又自己一人獨食,那種淒清寂寞無趣,最是令人難耐!
因此只不過煮了幾天晚餐,就從此收攤又改為外食。
每天傍晚放學後,常騎機車從租屋處到鄰近的二林鎮吃晚餐,久而久之甚至與當地一家水餃店的老闆成為好友。
外食偶一為之尚可,但經常外食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後來是在同事介紹下,到一位學校的家長會委員(葉先生)家中搭伙。
葉先生是一位麻醉科醫師,家中還外聘一位醫師在自家的小診所幫忙看診。
葉先生家中還有四個小孩與一位老母親,葉太太廚藝甚佳,每天三餐都要煮一大桌菜給全家吃(連同看診醫師)。
豪氣的葉先生盛情邀請我每天到他家搭伙用晚餐。
每天到葉先生家用膳,他認為只不過是增加一雙筷子而已,所以堅持不收伙食費。
為了感謝葉先生的「收留之恩」,每天飯後我就留下來一到二小時,義務指導他三個就讀小學的兒女讀書寫功課(另一個小女兒讀幼稚園)。
課業指導結束後,若是冬天則是在他家洗完熱水澡,才騎車回租屋處(租屋處沒有熱水器)。
在大城國小任職三年,後因考上位於彰化市的「彰化教育學院」,而不得不請調至彰化市石牌國小,以便進修。
當時尚稱窮鄉僻壤的大城,卻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好地方。
租屋鄰居開麵包店的黃先生家中冰箱供我自由使用(搬家至彰化市時還由老闆提供小貨車),常來噓寒問暖的房東,怕我棉被不夠暖要借我一床大棉被過冬的同事黃老師,對我照顧有加住隔壁的一對國中教師夫婦,及待我如親兄弟的葉先生、葉太太......。
至今(2021年)雖已離開大城將近36年,但對大城仍充滿懷念與感恩之情。
因此在2010年6月將退休前一個月,還特別請假和「老婆大人」開車專程回大城舊地重遊拜訪老朋友。
此外,大城也是我認識「老婆大人」的地方,人生中許多美好甜蜜的回憶,也都跟大城息息相關。
民國69年6月自屏師畢業,71年6月到大城國小任教。
大城國小是我任教的第一所學校,也是「老婆大人」於民國71年自臺中師專畢業後任教的第一所學校。
兩人都是初任教職,在大城國小開始任教職的第一年,我擔任四年甲班級任,日後的「老婆大人」則是擔任三年戊班級任。
兩班教室剛好相鄰,近水樓台因此有較多的互動機會而開始交往。
記得剛開學不久的一個星期六中午,學生放學後(當時尚未實施周休二日星期六仍需上半天課),我騎著向房東借用的一輛腳踏車正要趕去菜市場買菜。
騎車途經彰化客運的站牌,恰好遇到「老婆大人」與她的師專女同學(也是學校同事)在此候車,她倆正準備搭車到彰化市,再轉搭南投客運、臺中客運各自回草屯與臺中。
向兩位剛認識不久的同校女老師打完招呼,當時的「老婆大人」好奇問我,騎車要去哪裡?
我赧然以對回曰:「要趕著在菜市場中午休市前,去買菜回家料理晚餐。」
結婚後,「老婆大人」回憶說,當時被我深深感動,還誤以為我是個擅長料理會煮飯做菜的新好男人!
想不到當時誤打誤撞、扮豬吃老虎,日後卻騙到一個廚藝甚佳的好老婆,從此都再也不必下廚,樂當一個「遠庖廚」的君子!
草屯最大的「大觀市場」,離我家約二公里,自結婚後每次買菜都是「老婆大人」獨自前去採買,記憶中好像從未陪她上過市場買菜。
幾年前,有一天中午剛好騎機車在「大觀市場」附近的十字路口等紅綠燈,恰好偶遇一位熟識的國小校長。
和李校長打完招呼,校長問我:「來買菜嗎?」
我臉紅心虛連忙解釋,只是「路過」而已,但內心深處實在是對結婚35年來竟然從未陪伴「老婆大人」上菜市場買菜之事,深感愧疚!
這一、二個月來,看到小美眉數次在群組與家人分享的「晚餐照片」,那種架勢還頗有乃母之風(附圖五)。
附圖五
此外,審視其弦外之音也似有「洗手做羹湯」與「待嫁女兒心」的甜蜜感覺。
昨天(1月1日)開始一連三天的元旦假期,小美眉和她即將論及婚嫁的男友(附圖六),開車北上一起到臺中市大女兒家聚會吃晚餐。
附圖六:小美眉和她即將論及婚嫁的男友。
天冷,所以「老婆大人」準備熱騰騰的火鍋,並熱炒幾道佳餚款待她們。
咱家小美眉很喜歡吃蝦,所以老婆大人特地為她炒了一大盤鮮蝦。
炒完鮮蝦,「老婆大人」叮囑要我先將蝦殼剝除,方便大家就食。
從「小美眉」年幼時開始,只要餐桌有蝦子,一定由我先將蝦殼剝除再拿給她吃(大女兒對吃蝦沒興趣)。
每次當有鮮蝦上菜的場合,靜坐一旁含情脈脈看著小美眉快意吃我為她細心愛心剝除外殼的蝦子時,是最令我感到開心快樂的一件事。
昨天大家圍桌吃晚餐,看著剛剝好殼的一大盤鮮蝦,我又重提每次為小美眉剝蝦殼之事。
小美眉意有所指,深情眼看一旁的男友,聰明的男友也頗具慧根,似也瞭解其意而含笑點頭。
此中有真意一切皆在不言中,我也終於找到一個可放心交付重任的「剝蝦殼接棒人」了。
●此文於2021年1月2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1年1月3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2910441079189684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