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一」與「附圖二」是李瑞宗教授《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2007年11月出版)書中第167頁的兩張黑白舊照片。
89001.jpg
 
89002.jpg
依《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書中第168頁的照片說明,「附圖一」是欽差行臺花園假山。
「附圖二」則是日本領臺之初,首任臺灣總督 ─ 樺山資紀(1895年~1896年)與總督府一群高官們在「欽差行臺」花園假山之合照。
上述兩張黑白舊照片皆與南海路「建國中學」對面的植物園那座目前全臺碩果僅存之清代閩南式官署建築 ─「欽差行臺」(附圖三),有極密切之關聯。
現今所見位於植物園的這座「欽差行臺」(國定古蹟)其實已非當初之全貌與原貌,它最早的原始位置是位在臺北捷運西門站第5號出口處的中山堂附近。
當初何以設置此座「欽差行臺」,其功用為何?
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劉銘傳以福建巡撫身分奉派來臺督辦軍務。
中法戰爭期間,他勇於任事親上前線督陣,終於擊退來犯之法軍保全臺灣。
經此戰役,清廷深刻瞭解臺灣戰略地位之重要,於是在光緒11年(1885年)9月詔諭決定改設行省,並任命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任期1885年9月~1891年3月) 。
臺灣建省後,因考量當時「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的做工尚不夠氣派堅固,為善盡接待來臺視察中央高級官員之責,故計畫再建造一座更體面華麗的會館。
因此在第二任臺灣巡撫邵友濂(1891年5月~1894年10月)任內,於光緒18年(西元1892年)起,另在「臺灣布政使司衙門」西側隔鄰,新建一座規模略小,建材及造型都較「臺灣布政使司衙門」考究(磚土、石造建築),並可與「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另以迴廊相接通的「欽差行臺」。
「欽差」一職係指由朝廷派遣並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政府官員,「行臺」又稱行館。
花費二萬兩於1894年完工的這座「欽差行臺」為一會館性質,主要用途是做為上級官員與其隨員來臺視察時的臨時專用辦公室,或做為迎賓宴客之會場及休憩住宿之用。
「欽差行臺」完工那年(1894年)適逢甲午戰爭爆發,第三任臺灣巡撫唐景崧為因應戰事需要,將「欽差行臺」改名「籌防局」,充作主籌戰爭期間一切應急事務的臨時單位。
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中日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1895年6月17日日本在臺始政,因「臺灣巡撫衙門」在乙未戰爭初期遭受失控暴亂的官兵嚴重破壞,以致不堪使用。
首任臺灣總督 ─ 樺山資紀,考量「臺灣巡撫衙門」南邊的這座「欽差行臺」格局方正,內部雕飾豪華氣派十足,完工年代較晚、建物尚新且建材堅固,故據此選定「欽差行臺」建築群做為第一代臺灣總督府。
總督府轄下其他幕僚單位,則大都另設於「欽差行臺」東邊的「布政使司衙門」(附圖五標示「藍圈」處)及「善後局」(附圖五標示「黃圈」處)。
從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至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止,前後共七任的臺灣總督其辦公室皆設在「欽差行臺」第三進之東大堂(附圖三)。
89003.jpg
由於被規劃為總督辦公室,所以日本領臺初期的「欽差行臺」第三進東大堂,堪稱是當時全臺政治核心。
此座東大堂,分成前半部(南邊)與後半部(北邊)。
東大堂後半部(北邊)隔成三小間,自西向東分別是臺灣總督、民政長官、參事官之辦公室。
東大堂前半部(南邊)亦隔成三小間,自西向東分別是秘書課、會議室(附圖四)、秘書課辦公室。
89004.jpg
1919年4月,臺灣總督府遷至剛興建完成的新建築,新建築就是位於現今重慶南路一段122號的第二代臺灣總督府(現在的總統府)。
第二代臺灣總督府完工後,將整體行政幕僚體系遷移至新址,為與原為清代「欽差行臺」的這座衙署有所區隔,並考量它曾是第一代臺灣總督府之特殊身分,最後決定以「臺灣總督府舊廳舍」名義另外遷移保存。
總計從1895年6月17日日本在臺始政算起,至1919年3月止,這座原清代「欽差行臺」,被充當臺灣總督辦公室的時間將近24年之久。
原為「欽差行臺」的「臺灣總督府舊廳舍」,自臺灣總督辦公室搬遷至現在的重慶南路一段122號(現今總統府)後,遺存的建築群一度做為盲啞學校,後來又充做一些臨時性的文藝展覽會展場。
1932年,日本政府為紀念昭和天皇登基,計畫拆除因結構腐朽已遭廢棄的「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及西側另一棟「欽差行臺」,並決議將原址改建為「臺北公會堂」(光復後改名為中山堂) ,做為民眾集會場所(公會堂於1936年完工)。
日本政府考量「欽差行臺」(臺灣總督府舊廳舍)曾身為第一代總督府的特殊歷史意義,故未將「欽差行臺」全部拆除,而是在1933年將「欽差行臺」拆成三部分,分別遷至「植物園」(附圖五)、「圓山動物園」與「善導寺」,繼續保存留作紀念。
89006.PNG
當年拆遷至植物園的「欽差行臺」建築物主要有三部分,依李瑞宗《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臺的新透視》第164頁所述:「欽差行臺第一、二、三進的中央建物(頭門、儀門、中大堂)遷移至臺北植物園草坪區,第二進東翼遷移至植物園溫室花圃區(此建築物於1960年代拆除,現今附近遺有碎瓦與三粒石珠),行臺花園遷至植物園小河北段的西岸。這些建物應是配套且完整的結合,但因植物園草坪區的深度不足,後方又緊臨小河,只好將第二進東翼與行臺花園移開,另行放置。」
本文所探討的主題就是當時遷建至植物園小河北段西岸,那座早因大雨導致坍塌毀損現已拆除不復見的「欽差行臺假山花園」。
由「附圖五」可見,方位是坐東向西的這座「欽差行臺花園」,其北邊有一根高聳入雲好像鶴立雞群的石雕大旗桿,旗桿就位在臺灣巡撫衙門「照壁」之西側(旗桿共設有一對分立照壁之兩側)。
現再拿「附圖六」來做一詳細比對,「附圖六」以黑圈標示處,是臺灣總督辦公室所在位置,紅圈標示處是欽差行臺花園假山(坐東向西),綠圈標示是臺灣巡撫衙門照壁西側大旗桿。
89005.jpg
「行臺花園」前方建物,在清代是第三進之東大堂(東大堂正門參見「附圖三」)。
此東大堂在當時原是放置萬歲牌位之所在,即清代「萬壽節」慶祝皇帝誕辰時,官員遙拜皇帝與做為儀典之處。
第三進東大堂前方的中庭院落還設有一座戲台,可供皇上萬壽(皇帝生日)或元旦等重要節慶時安排演戲之用。
第三進東大堂後方設置「欽差行臺花園」(緊鄰臺灣巡撫衙門),當初也是為了提供及滿足這些來臺視察官員住宿休憩之所需。
依《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第139頁所述:「假山庭園是以咾咕石疊置,自東北側包攏圍繞水池,取塊狀砂岩砌成鏤空的直立板堵,護欄則嵌以釉面陶磚窗,除了池中的石橋,此庭園尚有二座構築精美的亭臺錯落其間。」
「欽差行臺假山花園」是於1933年1月完全移遷至植物園安置。
1998年8月11日,因遭受強烈熱帶風暴(風力略次於颱風) ─ 賓妮(Penny)所帶來連夜滂沱大雨(附圖七)的影響與破壞,導致整座花園假山坍塌毀損。
89007.PNG
此外,園方也為了擴建「多肉植物區」,基於安全理由及擴建所需,「欽差行臺花園」終遭拆除填平,總計「欽差行臺花園」於植物園共存在約55年之久。
有關「欽差行臺花園」之照片,在《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書中第186頁,內有刊登一張拍攝於1990年的照片(附圖八),照片後方圍牆旁的樓房經查證是當時南門國中教室。
此外,上網搜尋還可找到幾張有關「欽差行臺花園」昔日舊照片(附圖九‧附圖十),可供相互比對與佐證此座假山花園之存在。
89008.jpg
 
89009.jpg
 
89010.jpg
附圖十:移遷至植物園的「欽差行臺花園假山」早期舊照片(翻拍自《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第186頁‧花園假山後面是南門國中教室)。
這座「欽差行臺假山花園」,在1998年8月11日尚未拆除前,是當時許多遊客到此遊覽時取景拍照的主要地點,小孩子戲稱這些由咕咾石(外貌粗糙尖銳多孔的珊瑚礁岩塊)疊置而成的假山庭園為「猴子洞」,常在此穿梭爬上爬下甚覺有趣。
2021年2月5日及3月25日,曾專程兩次北上去植物園拍照,依園內「多肉植物區」的位置及圍牆外南門國中教室之方位,研判昔日這座「欽差行臺花園」遺址之所在,並拍照做為發文之用(附圖十一)。
89011.jpg
欽差行臺和這座假山花園昔日尚在中山堂原址時,本是彼此前後銜接南北相鄰。
今試著聯想,當時總督府這些高官們忙於公事之餘,從總督府辦公室(原欽差行臺第三進東大堂)慢步踏出後門來此散心,眼前所見就是這座精緻漂亮,有假山、流水與涼亭等造景的美麗庭園,自在悠遊徜徉其間或可稍解因事務叢集導致繁冗難耐之疲累,並藉以略作調適與舒緩身心。
植物園內這座「欽差行臺」,其原本名稱是「臺灣布政使司衙門」(民國87年成立「布政使司文物館」),並於民國74年8月19日經官方公告為古蹟。
原名「布政使司文物館」的這座傳統建築,是一座在開放時間內可供民眾免費自由參觀的現存清代閩南式官署。
該館開放時間是星期三至星期日09:30至16:30,星期一、星期二及國定假日休館。
此「布政使司文物館」的名稱自民國87年沿用十幾年,一直都無爭議。
後因專家、學者質疑,此座閩南式清代官署其正確名稱並非「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因此臺北市文化局委請時為中原大學景觀系的李瑞宗老師主導此項古蹟正名工作(李瑞宗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經李瑞宗老師詳加考證並查閱相關史料及地圖後,認定本建物正確名稱,應修正更改為「欽差行臺」才符合實際。
這項研究結果經官方嚴予審核認定通過後,由臺北市政府化局於中華民國102年2月1日以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278401號公告,修正此古蹟名稱,將「布政使司文物館」正式定名為「欽差行臺」(附圖十二)。
89012.jpg
李瑞宗老師對「欽差行臺」這項主題學有專精素有研究,先前就已在民國96年11月交由臺北市「南天書局」出版一冊名為《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的學術性研究專書。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更名為「欽差行臺」這項研究之立論依據,許多都是參照李瑞宗教授《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書中精闢的分析考證而來。
「欽差行臺」從2013年2月經官方正名至今(2021年5月)已屆滿8年,但不論「積非成是」抑或「積習難改」,「欽差行臺」遭誤認為「布政使司衙門」的情形,卻已是見怪不怪屢見不鮮!
而遭誤認之緣由,則是與一本出版於明治29年(1896年)名為《臺灣諸景寫真帖》(該書封面參見附圖十三)的小冊有關。
89013.jpg
這本《臺灣諸景寫真帖》的小冊共分兩輯,是由日本陸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人員拍攝。
在這本小冊內有刊登一張從八點鐘方向拍攝,至今仍一再被採用堪稱是「欽差行臺」的經典照片(附圖十四)。
98014.PNG
但此照片下方所附之文字說明,可能因日本人剛領臺不久尚未搞清楚這些清朝衙署的歷史沿革,所以將正確名稱應該是「欽差行臺」的建築,竟誤標示為「布政使司衙門」,此後就相沿成習一錯再錯屢遭誤認。
本文所探討的這座「花園假山,只是欽差行臺之附屬建物,如今「本尊」欽差行臺既然屢遭誤認,花園假山竟也隨之張冠李戴,亦經常被誤以爲是「布政使司衙門花園」!
例如「附圖十」這張明明是「欽差行臺假山花園」的早期舊照片,在照片下方就被誤標示為「清朝時代的布政史司後花園」(「史司」也是誤寫應是「使司」才對)。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和「欽差行臺」是左右相鄰卻各自獨立的兩座建築群,不論格局、大小、外觀、興建年代都完全不一樣,本不該混為一談。
「附圖六」是我於2021年3月25日親自至植物園,翻拍自欽差行臺內部供公開參觀的展場,一張名為「欽差行臺的移設」之圖示。
由這張「欽差行臺的移設」之圖示,可確知「欽差行臺花園假山」的詳確位置,它就位於欽差行臺後方,北邊是「臺灣巡撫衙門」,東邊是「布政使司衙門」。
現再與「附圖十五」這張翻拍自《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書中第161頁的「布政使司衙門」內部配置圖,更可發現在「布政使司衙門」根本沒有標示『花園』之所在。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與「布政使司衙門」配置圖,而且再比對「附圖五」所示「欽差行臺」和「臺灣巡撫衙門」的相對位置,可確知在「布政使司衙門」內,根本就沒有堪稱為『花園』規格的任何建築物存在。
89015.jpg
 
●此文於2021年5月15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1年5月20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30086075393730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