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抹來......。
這是發表於1933年,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譜曲的著名臺語老歌《月夜愁》開頭第一段歌詞。
月色朦朧晚風輕拂,一位少女站在昔日常和男友相約散步的三線路上獨自苦苦等待,但不知何故望眼欲穿痴痴思念的愛人卻一直未現身。
雖然浪漫美好的月色依舊,但傷心人別有懷抱淒清孤寂的身影伴隨滿腔愁緒,如此月夜真是令人惆悵哀怨啊!
《月夜愁》歌詞裡所提及「三線路」,就是1909年興建完成環繞臺北市舊城區的四條主幹道(附圖一)。
101.jpg
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割讓給日本,這座由清政府於1884年(清光緒10年)興建的臺北府傳統舊式城廓,在以槍砲為主要攻擊武器的戰爭中早已失去防禦外敵的功能。
為了擴展城市邊界臺灣總督府在1899年以整頓交通為由,強硬執行「市區改正」計畫,於是開始動手拆除臺北府城牆(含西城門)。
1904年底,這座僅有短短21年歷史的臺北府城牆全遭拆除完畢,拆除後留存下來之石材另做他用。
1909年,總督府利用拆除臺北府城舊城牆所餘留之空間與石材,所興建寬度40公尺名為「東三線」、「南三線」、「西三線」、「北三線」的四條環繞臺北市舊城區大道(三線路),終於正式完成。
之所以稱為「三線路」,蓋因道路設計仿照歐洲維也納、柏林等大都會林蔭大道模式,於路中設置兩大塊綠地,上面種植花木作為分隔島形成三條路線。
三條路線的中間規劃為雙向快車道,兩旁為單向慢車道,由於將路面區分為「三線」或「三塊」,故又稱之為「三線路」(附圖一)。
當時「三線路」依城牆長方形的走勢,分為東南西北四線(附圖二),依序大致等同於現今中山南路(東線)、愛國西路(南線)、中華路一段(西線)、忠孝西路(北線)。
102.jpg
附圖二:「三線路」依城牆長方形的走勢分為東南西北四線,依序大致等同於現今中山南路(東線)、愛國西路(南線)、中華路一段(西線)、忠孝西路(北線)。 
其中東三線即現今中山南路 (附圖三),往北可直通「臺灣神社」,往南可以進到臺北城內政經中心。
東南西北環城四條主幹道中,最早開拓的「東三線」是當年日本皇親國戚來臺參拜「臺灣神社」必經要道,屬「敕使街道」前半段(「敕使街道」後半段是現今中山北路)。
「東三線」沿途都是外型壯麗、裝飾十分講究的現代化建築,所以東三線昔日也被稱作「東方小巴黎」,堪稱是當時臺北市最美麗的一條大道。
103.jpg
 
103.jpg
附圖四:昔日東三線(今中山南路現況)。  
 
0002.JPG
 
0003.JPG
1930年代,臺灣剛興起自由戀愛風氣,當時「三線路」由於人車稀少,有些路段還設有路燈,因此常有許多情侶相約在「三線路」散步談情。
作詞者周添旺即自此獲得創作靈感,成了《月夜愁》筆下場景。
《月夜愁》旋律優美,歌詞婉轉動人又帶點淡淡哀怨,常讓沉湎於戀愛中的男女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因而在當時廣受喜愛。
經過將近90年之傳唱,《月夜愁》中的「三線路」似已成為臺灣社會大眾集體記憶的一部份。
如前所述,《月夜愁》歌詞裡提及的「三線路」,是依拆除臺北城牆後所留存的空間興建而成。
臺北府城城牆周長1506丈呈長方形,是清朝在臺最晚興建的一座城池,面積僅次臺南府城城牆。
而跟這座城牆相關的另一段史實,則是城牆石材再利用與現存遺跡之探究。
光緒7年(西元1881年)臺北城開始籌建,光緒8年(西元1882年)3月開工,費時2年10個月終於在光緒10年(西元1884年)完工。
依《臺北建城百年史》書中第28頁所述:「臺北府城乃清代完工最遲但建材最講究之城池,周長一千五百零六丈,強高一丈五尺,雉堞高三尺,城牆馬道實一丈二尺。石材多為取自大直山區北勢湖之安山石,有一部分則取自唭哩岸,以小舟運至北門外上岸。所有磚瓦,有購自漳、泉者,亦有本地自產者。」
原臺北府城牆拆除後的剩餘空間,總督府將之興建為上述四條「三線路」,而那些拆自臺北府城牆的大批磚石仍是可利用的優質建築石材,總督府充分利用提供給臺北市中心的公家機關使用。
這些出自臺北府城牆的石材,拆除後有些被運往東門附近,用來建造步兵第一聯隊和刑務所(台北監獄)的外牆。
臺北監獄舊址原位於臺北市區,興建於1910年代前後。
臺灣光復後,定名為臺灣第一監獄,後因監獄建築老舊、設備不善,遂於民國50年10月間,擇定桃園縣龜山鄉現址興建新監,並於民國52年元月11日竣工後正式啟用。
臺北監獄舊建築原位於臺北市愛國東路及金山南路交叉口附近,現址為中華電信金山大樓(附圖七)。
104.JPG
舊監獄之建物現今已全拆除殆盡,僅餘南北兩側高約3公尺長約百餘公尺石牆,因其具多重歷史意義且深具保存價值,民國87年臺北市政府核定為市定古蹟。
幾個月前,在臉書某社團看到一則有關臺北府城古城牆遺跡之報導,而遺跡目前所在的「中華電信金山大樓」剛好正是弟弟大學畢業,於80年7月考上中華電信後所分發的第一個服務工作地點。
基於弟弟曾在此服務過的情緣,加上對臺北建城這段歷史的強烈探究興趣,因此乃計畫想為自己安排一趟「臺北古城牆遺跡探查之旅」。
因疫情關係已一年多未曾到臺北,所以預定的「臺北古城牆遺跡探查之旅」,本也不知何時何日方能順利成行!
7月5日因臨時有「要事」必須親自北上,因此打算辦完要事後再抽空順道前去實地探查「臺北古城牆遺跡」並拍照。
7月5日中午辦完要事後,搭乘北捷在「東門站」3號出口離站。
出捷運東門站再徒步不到5分鐘就到此行目的地 — 「中華電信金山大樓」及一旁的「臺北古城牆遺跡」。
離開北捷東門站3號出口時,天候不佳戶外正下著滂沱大雨,由於未帶雨具以致淋成落湯雞。
等雨勢稍歇,只能在附近匆匆走了一趟並拍拍照後就隨即離開(附圖八),準備搭乘高鐵回臺中。
105.jpg
回家後上網搜尋,發現尚有一些有關當初興建臺北城牆的相關資訊。
民國82年,臺北捷運板南線施工時,意外的在忠孝西路地下,發現一千多根約1×1×3米的臺北城基石遺構(因城池所在地層較軟所以地基用1×1×3米的石材墊實)。
石材遺跡挖掘出來之後,臺北市政府特別在挖掘出石材遺跡的站前地下街,興建面積約百坪的臺北府城古蹟展區(附圖九)。
2022年7月5日的第一次「臺北古城牆遺跡探查之旅」,因時間匆促且又受天候影響以致未窺全貌,再加上發現還有站前地下街的「臺北府城古蹟展區」尚待一遊,故也為「臺北古城牆遺跡探查之旅」,埋下再次參訪的伏筆。
106.jpg
 
●此文於2022年7月20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2年7月20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pfbid0p7y1PzAtqGT93Q1hRhkNTbkCnJwjXCihQzY6QZgDN41ZHY7PDJWXjerrpqJxT1Dn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隆 的頭像
    阿隆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