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4年8月15日中午,日本裕仁天皇透過NHK,公開宣布無條件投降,歷經八年的浴血抗戰至此終告結束。

日本天皇的「玉音放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5OTEzMzMy.html

 

二戰末期的1944年,台灣已逐漸出現物資短缺現象,導致物價不斷上漲。

先前由臺灣銀行發行的最大面額紙幣 ─「臺灣銀行券」壹百圓,早已不敷使用。

因此臺灣銀行是時已預定發行千圓面值的大鈔,以因應市面所需。

但受戰爭影響,鈔票雖設計完成,但台灣總督府似已無心也無力印製,原定之發行計畫只好暫且作罷。

裕仁天皇的「玉音放送」雖宣告日本投降,但在國民政府尚未派員正式到台灣接收前,由於日本在台的各項支出仍甚浩繁,為了紓緩財政窘境及復員所需,「台灣總督府」早已先向日本提出供應大面額「千圓鈔券」以應急需的請求。

為此,日方乃抽調一批面額是千圓的「日本銀行兌換券」,並先後數次以專機空運來台。

這些千圓面額的「日本銀行兌換券」剛從日本空運來台後,台灣銀行隨即派員在每張鈔券背面加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及「頭取之印」(「頭取」其義為「總裁」或「董事長」)這兩枚戳章,藉以和在日本境內流通使用的「日本銀行兌換券」有所區隔。

因係採人工一張一張加蓋,故「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及「頭取之印」這兩枚戳章在匆促間趕工印製,難免有時會出現墨色不均模糊不清之異狀。

這種急就章式的趕工,若與鈔券背面兩枚原先就在日本以機器另行加蓋,因而顯得極清晰之紅色圓形戳章兩相比對,可說差距甚大。

以日本「武尊千圓券」另行加蓋而成的台灣「武尊千圓券」,一般所見只有記號(6)與記號(7)這兩組。

記號(6)是日本「武尊千圓券」與台灣「武尊千圓券」共用,已無異議。

而記號(7)一般所見幾乎都是台灣「武尊千圓券」。

99年8月2日晚間承蒙台中鈔友謝先生不吝提供他珍藏的數十張日本「武尊千圓券」與台灣「武尊千圓券」給筆者鑑賞與比對。

其中有一張 (7) 776460 卻是背面未加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及「頭取之印」的日本「武尊千圓券」(未加蓋原票)。

據謝先生表示:當初在日本購買此券時,原票主手中尚持有另一張同品相的(7) 776459日本「武尊千圓券」連號鈔。

99年10月間,謝先生在日本又買進另一張票號是 (7) 199668 日本「武尊千圓券」全新券 (未加蓋之原票)。

在筆者登錄的「武尊千圓券」票號資料中發現,與上述(7) 199668這張「日本武尊」僅相差數十號的尚有(7) 199617、 (7) 199626和 (7) 199696 共三張,但這三張並非「日本武尊」而是「台灣武尊券」

這四張「武尊千圓券」的前四碼都是1996,依票號的分布得知:當初尚未拆開前,應都屬整疊100張裡的連號券

票號雖如此相近,如今卻分屬「日本武尊」(一張) 與「台灣武尊」(三張),真是令人難以置信與不可思議!

100年2月10日晚間,在謝先生鈔輯中又親見他剛買進的另一張(7) 774485 日本「武尊千圓券」(未加蓋之原票)。

曾在一本《日本紙幣的凹版雕刻者》的日文書中第41頁,看到一張 (7) 147694日本「武尊千圓券」。

日書

日書001

     記號(7)的日本武尊千圓券 (票號147694)

   

102年1月21日晚間,筆者在日本網站又搜尋到一張 (7) 147693 「日本武尊券」(未加蓋原票)。

日本武尊

      記號(7)的日本武尊千圓券 (票號147693)

 

102年12月22日中午,中部鈔友游先生帶來一張剛買進的武尊千圓券,票號(7) 457008,鈔券背面卻未加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及「頭取之印」。

且不管其成因為何,還是應將其歸類為「日本武尊券」

 

武尊正

武尊背

鈔友游先生珍藏的記號7「日本武尊券」正面與背面

    

故目前已確知記號(7)的「日本武尊千圓券」(未加蓋之原票),至今有票號可查至少就有下列這 七張

 1.  147693

 2.  147694

 3.  199668

 4.  457004

 5.  774485

 6.  776459

 7.  776460

其中 (7) 199668 (日本「武尊千圓券」)及另一張 (7) 199696 (台灣「武尊千圓券」),目前都是台中謝先生的珍藏。

 

   票號(7) 199668日本「武尊千圓券」正面與背面

 

票號(7) 199696台灣「武尊千圓券」正面與背面

 

相差28號的兩張武尊千圓券正面,上一張199668是日本「武尊千圓券」,下一張199696卻是台灣「武尊千圓券」。

 

 

相差28號的兩張武尊千圓券背面,上一張是日本「武尊千圓券」,下一張卻是台灣「武尊千圓券」。

 

非常感謝鈔友謝先生不吝提供這一對既珍貴又有趣的鈔票圖檔,讓筆者得以大開眼界。

謝先生回家後,腦海一直思索何以有此特殊現象,天馬行空隨意做出四種假設:

1. 當初原本是整疊的「日本銀行兌換券」連號鈔,被拆開後一部分留在日本國內流通 (背面未加蓋),另一部分則恰好被帶至台灣經加蓋後在本地使用。如今又恰好湊在一起,可說是「人間何處不相逢」「無巧不成書」!

2. 這些面額一千圓的「日本銀行兌換券」經空運來台後,隨即由台銀派專員以人工一張一張加蓋。或許工作人員「忙中有錯」,當中可能有極少數幾張疏漏未加蓋,而以「原票型式」有幸被保留下來,歷經數十年後,竟又陰錯陽差有緣再被湊在一起。

3. 這兩張「武尊千圓券」當初都以「日本銀行兌換券」未加蓋的型式在日本被保存下來。後經有心人士將其中一張以變造方式「私自加蓋」,因而形成此種特殊現象。

4. 第四種情行剛與上述第三種情形相反,這兩張「武尊千圓券」都在台銀經加蓋後成為台灣「武尊千圓券」。但經有心人士用藥水或其他方式將其中一張的加蓋字體以「人為方式」刮除掉,才形成此種特殊現象。

不論是台灣「武尊千圓券」或日本「武尊千圓券」都屬高檔幣鈔,身價雖略有差異但並不大。因此若採變造方式想形成此種「連號異版」的特殊現象,恐不合常理。

做個比喻,就好像沒人會將「大陳伍角長足A」變造成「大陳伍角短足A」一樣。稍有不慎,搞不好還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呢!

在上述四種推測中,筆者個人認為以第二種的可能性較高,亦即整疊連號的「日本銀行兌換券」,在一張一張背面加蓋之過程中,因工作人員「忙中有錯」,可能有極少數幾張疏漏未加蓋,才形成雖是連號券但大多數有加蓋,卻有極少數未加蓋的特殊現象。

 

●●●由這兩張票號相近的台灣「武尊千圓券」與日本「武尊千圓券」,不禁聯想到民國94年5月出刊的《全方位通訊拍賣》第56期5319項,有某藏家出品一張95新的「金門伍佰圓」整數號 ─ EL600000UJ

「金門伍佰圓」與「馬祖伍佰圓」都共用同一個 EL─UJ字軌

「金門伍佰圓」共印製0字頭、1字頭、2字頭、3字頭、4字頭、5字頭,合計60萬張。

「馬祖伍佰圓」共印製6字頭、7字頭、8字頭、9字頭,合計40萬張。

這張票號為EL600000UJ整數號趣味鈔已可確定是「金門伍佰圓 」最後一張 (此票目前是北部鈔友鄭先生的珍藏),若他日有幸還能再找出僅相差1號的另一張EL600001UJ「馬祖伍佰圓 」,那無疑將是天下第一絕配。

 

                  金門伍佰圓整數號EL600000UJ

 

 

●此文於2013年1月24日原發表在「YAHOO!奇摩部落格」,2013年9月11日經補充修正後在痞客邦重新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