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錢淹腳目特展』的展覽時間自98年7月18日開始,至同年9月30日止,為期將近兩個半月。
展出地點位於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2號「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園區內「文物大樓」一樓的「福爾摩沙特展室」與「第二特展室」這兩間展覽室。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園區內的「文物大樓」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園區平面圖 (中間那棟外型為歐洲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即為「文物大樓」)
「文物大樓」位於整個「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園區的正中位置,兩側則分別是「史蹟大樓」與「文獻大樓」,這三棟大樓恰呈ㄇ字型排列。
此次展覽的主要地點「文物大樓」外觀為歐洲文藝復興式建築,樓層有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展示空間約3112平方公尺。
由「台灣錢淹腳目特展」展出單位印製的書面簡介資料
此次參展內容係由簡義雄先生提供。
簡先生籍貫「台灣桃園」,出生於民國32年,民國54年自台北工專畢業,57年通過電信特考,民國96年從電信局退休。民國89年亦曾在高雄歷史博物館所舉辦的「台灣錢淹腳目 ─ 台灣400年貨幣展」提供藏品參展。
簡義雄先生曾在民國95年10月,出版一本研究四百年來先後在臺灣流通過的錢幣專書 ─《台灣錢淹腳目》。這次參展的主要內容也是以此書為藍本。
簡義雄編著之《台灣錢淹腳目》,此書發行於2006年10月。
簡義雄的報紙整版專訪 (參見民國97年5月4日蘋果日報B7版)
特展內容說明
特展內容說明
陳列在「福爾摩沙特展室」的部分展示品及說明
『台灣錢淹腳目特展』的展出內容依年代先後計分成七大項,分別是:
1. (一) 原住民時期
2. (二) 荷西殖民時期
3. (三) 明鄭政權時期
4. (四) 清朝統治時期
5. (五) 台灣民主國時期
6. (六) 日本統治時期
7. (七) 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
此次展覽前五大項,「原住民時期」、「荷西殖民時期」、「明鄭政權時期」、「清朝統治時期」、「台灣民主國時期」的展覽地點是位於文物大樓一樓的「福爾摩沙特展室」。
最後兩大項「日本統治時期」及「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的展覽地點,則是位在文物大樓一樓的「第二特展室」。
此次幣鈔展的主場地 ─「福爾摩沙特展室」
在「福爾摩沙特展室」參觀幣鈔展的民眾 (攝於98年7月17日)
陳列在「福爾摩沙特展室」的部分展示品
在「第二特展室」參觀幣鈔展的民眾 (攝於98年7月17日)
日據時代的「臺灣銀行券」展示 (內有一張票號 (1) 099237的大正改造券五拾圓)
舊台幣展示
舊台幣展示
舊台幣本票及部分金融機構的股票
新台幣展示
新台幣展示
新台幣展示
由展品內容及《台灣錢淹腳目》一書的資料可推斷,簡義雄先生的收藏強項應是在文獻方面及錢幣部分。
至於紙鈔方面可能是基於個人的收藏重點、興趣或展覽地點空間不夠,以致有關紙鈔部分的展示不得不有所取捨而令人覺得似有欠缺薄弱之感,應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吧!
●此文於2009年8月9日原發表在「YAHOO!奇摩部落格」,2013年10月9日經補充修正後在痞客邦重新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