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5月20日,臺灣銀行重新改組成立。
三天後的35年5月22日,臺灣銀行發行改組後的第一批舊臺幣,面額從小到大依序是壹圓、伍圓、拾圓。
三年後的38年5月17日,臺灣銀行發行舊臺幣最後一版也是面額最大之紙幣 ─ 「定額本票壹佰萬圓」。
現今大家只要一提及「舊臺幣」,首先聯想到的深刻印象大概就是那令人驚悚聞之色變的「通貨膨脹」!
短短三年間,舊臺幣從面額最小的「壹圓」暴漲到「壹佰萬圓」,整整相差100萬倍,通貨膨脹之嚴重由此可見一斑!
根據官方統計,舊臺幣從35年5月22日起到38年6月15日實施幣制改革止,舊臺幣一般鈔券的總發行量(不含本票)共計5270億 3373萬元(參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的《重修臺灣省通志券四‧經濟志‧金融篇》一書第160頁)。
另舊臺幣定額本票總發行量共計12135億8053萬元(參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的《重修臺灣省通志券四‧經濟志‧金融篇》一書第161頁)。
舊臺幣定額本票總發行量是舊臺幣一般鈔券總發行量的2.3倍(將12135億8053萬元除以5270億3373萬元)。
因此若將定額本票的濫發,視為是導致舊臺幣通貨膨脹與徹底崩潰之罪魁禍首,應是一點也不為過。
依據38年12月出版的《臺灣銀行季刊》第三券第一期218頁記載,臺銀於38年5月19日公告自即日起到38年5月31日止,開始收回已發行的「伍仟圓」及「壹萬圓」這兩種舊臺幣定額本票。
另「本票拾萬圓」及「本票壹佰萬圓」,依臺銀公告自38年6月21日開始收回,並限於38年7月31日以前收換完畢。
但期滿後,因逾期未兌換者仍甚多,乃延期到38年8月15日先辦理登記再予以兌換。
後又再展期一次,將舊臺幣本票兌換的最後期限定為38年9月30日正式截止。
在38年6月15日的幣制改革前後,臺銀陸續收回這些舊臺幣定額本票,並另在鈔券正面加蓋「註銷」、「作廢」或其他語意類似之戳章 (加蓋「作廢」的戳章較罕見一般所見都是加蓋「註銷」的戳章),然後再會同相關單位一起銷燬。
有些戳章上還會另行註明日期和該臺銀分行的名稱,有些則否。

0001

001:加蓋「作廢」戳章的舊臺幣定額本票(翻拍自《臺灣貨幣》第142頁) 

一般常見的幾何圖形大致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平行四邊行、正方形、菱形、梯形......。
平常所見的印章或戳章所採用的型式,則是以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及正方形這四種居多。
而目前所見的舊臺幣定額本票「註銷戳章」也是以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及正方形這四種型式為主。
這四種「註銷戳章」個人主觀認為最常見的是「長方形戳章」,其次是「橢圓形戳章」接著是「圓形戳章」,「正方形戳章」則似較為罕見。

088.jpg

002:本票壹萬圓『正方形』註銷戳章(翻拍自《臺灣貨幣》第140頁)。

 

0808089.jpg

003:本票伍仟圓『圓形』註銷戳章(自藏)。  

 

08099.jpg

004:本票拾萬圓『橢圓形』註銷戳章(自藏)。  

 

088.jpg

005:本票伍仟圓『長方形」註銷戳章(自藏)。   

 

001

006:本票壹萬圓『長方形」註銷戳章(翻拍自網路)。 

 

088011.jpg

007:本票拾萬圓『長方形」註銷戳章(翻拍自網路)。  

●此文於2013年2月7日原發表在「YAHOO!奇摩部落格」,2013年11月24日經補充修正後在痞客邦重新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隆 的頭像
    阿隆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