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三年半前的民國101年11月3日到12月7日,在國父紀念館二樓中山國家畫廊,由海峽兩岸「永豐金控」與「中國工商銀行」,首次在臺合辦一場規模盛大的「匯通天下 ─ 從錢莊到現代銀行」歷史文物特展。
參展內容係以「上海市銀行博物館」珍藏的銀行史料與貨幣、金融文物為主,並邀請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一起共襄盛舉。
展覽內容深入淺出,引領觀眾認識中國近代金融與銀行業發展過程,理解與欣賞中國歷代貨幣、紙鈔精粹和臺灣金融文物背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整個展區相關硬體設備及配套措施,如燈光、展覽的玻璃櫃、解說、場地、影片放映、文宣、服務人員......都有相當於博物館級的高水準,可說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文物特展。
從電視新聞得知特展的訊息後,曾先後兩次特地從中部搭高鐵北上,專程到臺北參觀這項展覽。
個人深深覺得,這是集藏生涯所參觀的多次錢幣展覽中,印象最深刻也是最成功的一次。
為配合此次歷史文物特展,主辦單位還特地印製出版一本厚約160頁的彩色精裝專刊。
文物特展專刊封面。
這本文物特展專刊屬非賣品,印製數量還不到1000冊,由於內容精彩甚具參考、研究和紀念價值,花高價透過管道好不容易獲得此書後,即愛不釋手時時翻閱勤加研讀。
這本文物特展專刊第109頁刊登一張標示「日本台灣銀行款箱」的彩色圖片,彩圖上方並附相關說明:「老銀行保險箱多為銅鑄及鐵質,木質的銀行保險箱非常罕見。這件台灣銀行用於運送錢款的箱子,箱體木質,內襯白鐵皮,四角均有銅皮保護,左右兩邊有銅把手。箱面上方除台灣銀行行名外,還印有行徽。」
看完書上彩圖與這段文字敘述印象極為深刻,並隨即聯想到一則與「臺灣銀行木質款箱」有關的運鈔史實。
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在國民政府尚未派員來臺正式接收前,臺灣總督府為因應復員需要,以及發放鉅額資遣與補償費,末代臺灣總督安藤利吉經獲得陳儀之首肯,暫時取得通貨發行權。
並在毫無提撥充分「發行準備金」做為擔保之情況下,就強渡關山將1945年(昭和20年)8月17日才在日本境內流通的「日本銀行兌換券」大量運送來臺使用。
這些大面額千圓鈔券運抵臺灣後,為避免被視為偽鈔,並和當時還在日本國內流通的「千圓券」有所區隔,臺銀乃派員緊急趕工,在每張鈔券背面加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及代表董事長或總裁的「頭取之印」,經背書後馬上發行應市,故此版鈔券又稱之為「臺灣銀行背書券」。
時任臺灣總督府「主計課長」的塩見俊二,在8月15日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前,剛好奉令到東京出差。
此行任務是和上級交涉,請准由「臨時軍事費的特別會計科目」項下,盡快撥出「軍事公債」,做為彌補臺灣總督府以及日本軍方當初為了共同防禦美軍登陸入侵臺灣,進行「臺灣全島要塞化」工程的一筆鉅額軍費追加預算。
鹽見俊二曾於1979年出版一冊個人日記(備忘錄),書名《秘錄‧終戰前後的台灣》。
《秘錄‧ 終戰前後的台灣》封面。
依書中所述得知:二戰結束不久,大藏省(財政部)及日本銀行,經獲得麥克阿瑟司令部許可後,隨即指派鹽見俊二在1945年9月9日,將一批在日本流通的大面額千圓紙幣,裝載於二式大艇水上飛機,專程空運來臺 (該架飛機原定起飛日期是9月 5日,後因其他緣故及飛機引擎故障,數次延飛,直到9月9日上午才起程)。
該架專機於9月9日上午6時自橫濱「厚木水上機場」起飛,因飛行速度不快,歷經十小時航程,才在當天下午4時左右,安全降落臺灣北部的「淡水河上」(參見《秘錄‧終戰前後的台灣》第25頁)。
依《秘錄‧終戰前後的台灣》書中記載,當時機艙內載滿一箱箱紙幣,數量多到竟連隨行的鹽見俊二也無位置可坐,只能坐臥爬行於裝滿鈔券的「木箱」上,幾乎毫無轉身空間。
依臺師大洪致文教授於2015年6月編著出版的 《不沉空母 ─ 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書中第88頁記載,這些以專機運送來臺的鈔券總重約有兩公噸。
塩見俊二當年押送「武尊千圓大鈔」搭水上飛機來臺時,由於機艙空間有限全被木箱塞滿,以致他只能坐臥爬行於裝滿鈔券的「木箱」上。
個人對書中這段描述生動、震撼、誇張的情節,印象極為深刻。
因此翻閱看到特展專刊上這張「日本台灣銀行款箱」的彩圖,馬上就和塩見俊二當年運鈔的經歷產生連結,並甚感好奇與興趣。
心中暗想,有朝一日若有機會也能搞個木質「台灣銀行款箱」來坐一坐、躺一躺,那該是何等過癮之事啊!
2月14日晚間突接到鈔友來電,指稱臺北重陽橋下跳蚤市場近日出現一只印有「株式會社臺灣銀行」的早期木箱。
接完電話後,塩見俊二坐臥在木箱上的那幅意象又再度湧現在腦海裡,並勾起我想一探究竟的強烈意願。
看看行事曆,17日那天剛好有空,乃決定安排一次臺北之旅,特地前往跳蚤市場淘寶。
17日早上八點從草屯出發,搭便車(昔日學生剛好順道載我)、高鐵、捷運、步行,幾經輾轉來到重陽橋下跳蚤市場時,已是上午十點多了。
到了目的地,隨即迫不及待在跳蚤市場來回走了兩三趟,但仔細搜索就是遍尋不著那只傳言中的臺銀木箱。
結果雖令人有點失望,但其實也不感意外。
如果真有一只木質「台灣銀行款箱」,出現在熙來攘往的跳蚤市場,這只具有特殊意義與骨董價值的「老物件」,被識貨的行家捷足先登挑走買去,一點也不足為奇。
跳蚤市場每天人來人往,這種好東西哪輪的到我?
帶著悵然若有所失的心情正欲離開,無意間瞥見賣舊書的地攤上有一堆書,書堆中恰有一本精裝版《大陳島 ─ 英雄之島》。
《大陳島 ─ 英雄之島》係由陳仁和先生於民國76年4月編著出版,內容詳實豐富,是研究「大陳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史料。
家中已有一本平裝版,這本精裝版則是個人首次見到,因此乍見此書時,驚喜莫名幾乎快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
還好老闆開價不貴,沒料到竟能以約三碗牛肉麵的價格買入,深感慶幸內心狂喜不已。
這本精裝版《大陳島 ─ 英雄之島》還不想脫手賣掉,打算擺放在書櫥裡好好供奉著。
《大陳島 ─ 英雄之島》封面。
雖沒找到那只「台灣銀行款箱」,卻買到一本好書。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算是此行一大收穫。
回到住宿的旅社,略事休息。
下午五點,與鈔友梁先生相約在「兄弟飯店」見面。
此行隨身攜帶「臺灣銀行券」、「變體鈔」兩本鈔輯與鈔友梁先生一起分享鑑賞。
而鈔友梁先生帶來的兩大本臺鈔專輯,更是讓我大開眼界。
梁先生的鈔輯裡精品無數,從臺南官銀票、臺灣銀行券到光復後的舊臺幣及新臺幣(含大陳、金門、馬祖外島券),一整套應有盡有,甚至連未發行券如空心金門、舊臺幣拾萬圓、台灣流通券也都有。
梁先生兩大本臺鈔專輯裡,最令我讚賞不已的是兩大套「臺南官銀票」。
此部專輯包含兩張「臺南官錢票伍佰文」、一張「臺南官錢票伍佰文存根聯」、兩張「臺南官銀票總局拾大員」、兩張「臺南官銀票正堂忠壹大員」、一張「臺灣民主國股份票」......。
臺南官錢票伍佰文。
這些高檔的「臺南官銀票」珍品,皆系出名門傳承有序真假無疑,一時之間看得我目瞪口呆驚嘆連連,至今仍難以忘懷回味不已。
兩人相談甚歡,到晚間9點才結束互道再見,離開前並誠摯邀約梁先生有空南下到草屯寒舍泡茶敘舊與鑑賞鈔輯。
第二天(2月18日)早上9點,先到國家圖書館找書影印資料。
接著再依原訂之計畫行程,到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樓精品長廊,參觀林崇誠博士精心收藏提供的中國歷代銀錠(元寶)展覽,並在館內文化服務商店購得此次元寶展覽的專書一本,打算回家後再好好仔細品味。
中午12點多離開臺北,回到草屯已是下午2點多,
兩天一夜的臺北之旅真是收穫滿滿,回家後光是整理資料就花了快三天還沒忙完,但亦樂在其中矣。
●此文於2016年2月21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16年2月22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175384930151554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