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明治34年)9月26日,位於劍潭山丘的第一代臺灣神社正式完工,並於1901年10月24日舉行落成典禮(附圖一)。

1533264772-430807341

 附圖一:1901年10月24日臺灣神社落成典禮(翻拍自《臺灣懷舊》第240頁)。
「臺灣神社」又稱「臺灣總鎮守」,是日本時代全臺各地陸續興建將近兩百座大小神社中,層級最高也是最重要的神社,堪稱是統轄臺灣各地神社的一座總社。
矗立在山丘的第一代臺灣神社,自落成啟用後由於長期受到臺灣潮濕氣候影響,經年累月下來木造建材已有部分逐漸腐朽。
此外,臺灣神社還面臨白蟻為害的嚴重問題。
著名建築師李重耀先生於1992年編著出版《從日本神社談桃園神社修建》,書中第80頁就有一段白蟻為害的相關敘述,現將其內文大意整理摘錄如下:「臺灣神社建立二十餘年,外觀看不到有什麼變化,但事實上全神社所受白蟻蟲害已蔓延了。如其本殿及拜殿的圓柱其下半部因受白蟻蟲害完全成為中空狀態,柱子上部所受侵蝕也很厲害,各社殿的柱子下半部以銅板包著,在空洞部分填補混凝土,做應急對策。」
從以上所述內容可確知,白蟻蟲害對臺灣神社之破壞是何等嚴重。
在地理位置上,社殿位處狹窄稜線上,地勢高低差異甚大,前往參拜臺灣神社者日漸增加,腹地又太小原有場地似已不敷使用。
建材腐朽、蟲害、地勢高低差異、腹地不夠大,此外為了配合總督府實行「皇民化」以及「一街庄一神社」的治臺政策,因而才有另覓他地再擴建臺灣神社之議出現。
自1937年起,在保留舊有「第一代臺灣神社」的考量下,另於舊神社東邊約200公尺處山腳下又興建一座全新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
臺灣神社是日本時代全臺唯一的「官幣大社」,1944年6月17日因增祀「天照大神」(日本神話的太陽女神被尊奉為天皇之始祖也是神道教最高神),故將「臺灣神社」改稱為「臺灣神宮」,此時「臺灣神宮」範圍亦已擴大並涵蓋前後兩代的「臺灣神社」,而非專指剛興建完成的「第二代臺灣神社」。
改稱為「臺灣神宮」的前後兩代臺灣神社,其後來之下場與命運又是如何呢?
臺灣光復後,位處劍潭山的「第一代臺灣神社」,被視為具有軍國主義象徵之政治因素而遭拆除,並於原址重新改建為「臺灣大飯店」(附圖二)。

1546740000-1446452414

附圖二:圓山飯店之前身 ─ 臺灣大飯店(臺灣第一家國際觀光飯店)。

「臺灣大飯店」為臺灣第一家國際觀光飯店,是一棟內有36間客房與一間餐廳的中國式二層樓建築,完工後交由臺灣旅行社經營。
1952年,「臺灣大飯店」改由以宋美齡為首之國內政要組成的「臺灣省敦睦聯誼會」接手經營,並更名為「圓山大飯店」。
至於「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則是歷經 7年建造,於1944年落成並準備啟用。
這座全新的「第二代臺灣神社」,當時位置就在現今中央廣播電臺至圓山聯誼會之間,其「正殿」就在目前「圓山聯誼會」附近(附圖三以紅圈標示處)。

1531275554-3242062714_n

附圖三:紅圈標示處是當年第二代臺灣神社「正殿」位置(目前是圓山聯誼會)。   

但這座剛落成並即將舉行重大慶典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卻在1944年10月23日夕刻(傍晚)發生一次災情慘重的空難事件。
當天傍晚一架原本要降落松山機場的日本飛機,於迫降時不幸墜毀在新境地附近。
飛機失事爆炸引發之熊熊大火燒燬鳥居、石燈、臺灣總督府警察招魂碑等神社內建築。
有關飛機失事的日期,另有一說是10月25日(參閱維基百科)。
但依個人多方查證並參考相關文獻史料及當時報紙(參見 1944年10月24日《朝日新聞》第二版),慘遭飛機失事撞毀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其正確日期應是10月23日無誤,而非維基百科所述之10月25日。
這次飛機失事爆炸引發之猛烈大火,導致「新境地」遭受極嚴重的破壞毀損。
此後,一直到戰爭結束,總督府已無餘力籌資鳩工再重新修建、復原這座已慘遭燬損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
當時在日本官方大力宣導下,留下許多第一代臺灣神社的舊照片與明信片,目前只要在網路刻意搜尋,相關影像俯拾皆是不足為奇。
但這座興建完工不久即慘遭燒毀破壞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則不然,完工後還未公開曝光且又來不及對外大力宣傳就不幸胎死腹中,故至今所見存世的「新境地」照片極為稀少罕見。
從網路搜尋得知,著名建築師李重耀先生曾於1992年編著出版《從日本神社談桃園神社修建》(該書封面參見附圖四)。

1003

附圖四:《從日本神社談桃園神社修建》該書之封面。 

李重耀建築師在日據時期曾任臺灣總督府技術員,依其書中自述他曾擔任臺灣神宮部分繪圖及監工工作。
在李重耀建築師這本《從日本神社談桃園神社修建》書中第64頁,收錄一張極為罕見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舊照片。
為了比對、佐證加上個人甚想收藏列為檔案照片,因此在2018年8月26日還花費1680元(含郵資及超商手續費)從網路購得這本《從日本神社談桃園神社修建》,並於書中第64頁順利找到這張極珍貴難得一見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舊照片(參見附圖五)。

1004

附圖五:罕見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照片。  

如前所述,「第一代臺灣神社」與「第二代臺灣神社」目前皆已不復存在。
現僅存「臺灣神社」之殘跡,據各方考證與研究已所剩不多,經個人上網搜尋再經一一整理後舉其犖犖大者,約有以下幾處:
(01). 原明治橋旁自庫頁島進口的樺太花崗岩建造而成之鳥居石柱,後被李梅樹買下重新雕刻做為三峽清水祖師廟(長福街1號)正殿圓柱。
(02). 兩隻狛(音同『破』)犬移往劍潭公園入口處(通河街及中山北路交叉口)。
(03). 當年滿州國及日商分別捐獻臺灣神社的一對銅牛(紅銅及青銅),移往國立臺灣博物館(襄陽路2號)大門口。
(04). 板橋林家奉獻的一對石獅,移往二二八公園急公好義牌坊前。
(05). 圓山飯店廣場前有第13任臺灣總督石塚英藏(1929年~1931年)奉獻的一對石獅及被修改爲劍潭勝跡碑的原臺灣神社社名石碑。
(06). 僅存的一座臺灣神社石燈籠,目前安置在「圓山自然景觀公園」。
(07). 鎮座紀念碑存放在林口竹林山觀音寺(竹林路 325號)倉庫。
(08). 獻納砲被移往國軍歷史文物館 (貴陽街1段243號)門前展示。
(09). 青銅龍噴水器(現稱百年金龍),現保存在圓山飯店金龍廳内公開展示。
(10). 另有兩個原有神社太鼓分別由「萬華龍山寺」及「新莊響仁和鐘鼓廠文化館」保管收存。
(11). 臺灣神宮(新境地)之遺跡雖不明顯,仍有春日燈燈座 的下半部保留在圓山聯誼會停車場,石垣部份在圓山聯誼會游泳池旁。
(12). 原臺灣神社祭祀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神位,遷移至現今北投善光寺(北投區溫泉路銀光巷)內大殿神龕。
上述這些倖存的臺灣神社殘跡中,眾所皆知也是名氣最大無疑就是臺北圓山飯店「金龍廳」裡那尾噴水金龍(參見附圖六)。

1005

附圖六:圓山飯店「金龍廳」裡的「百年金龍」。

「金龍廳」裡這尾「百年金龍」其實大有來頭,它的前身原是臺灣神社的「噴水銅龍」(參見附圖七)。
有一說指稱「噴水銅龍」其設置是供參拜臺灣神社的人士「淨手之用」,但我認為 「噴水銅龍」位於池塘內,似不便於人們趨近淨手,而且噴水池附近就已設有專供淨手之用的「手水舍」(附圖八),故此說不合常理。

1006

附圖七:位於臺灣神社內苑第一座鳥居外圍的「噴水銅龍」。 

 

/tmp/phpDZVGfA

附圖八:位於臺灣神社的「手水舍」(藍圈標示處)與「噴水銅龍」(紅圈標示處)之相對位置。  

根據昭和10年(1935年)出版的《臺灣神社誌 (九版)》書中記載,此銅製龍形噴水器係日商「館野弘六」於大正8年(1919年)年11月28日奉獻給臺灣神社。
「館野弘六」當年曾在草山(陽明山)管理一座有公共浴場的「巴旅館」,此外又跨足咖啡廳(巴珈琲)與經營往返草山與臺北市之間的「巴自動車商會」(日據時期稱汽車為自動車),在當時也算是一個事業有成的日籍商人。
光復後遭拆除的臺灣神社總計有五座鳥居 ,包含內苑三座以及新參道、舊參道各一座(新參道的鳥居位於明治橋旁)。
內苑第一座鳥居位於神社內苑入口處,第二座鳥居位在社務所及神樂殿之間,第三座鳥居則位於通往神社拜殿之階梯頂端(這五座鳥居的相關位置參見附圖九)。

1007

附圖九:臺灣神社五座鳥居相關位置圖。  

日商「館野弘六」當年奉獻的這座銅製龍形噴水器,最初就擺設於內苑第一座鳥居入口處之外圍。
依中國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的理論,此噴水銅龍就據此設於「龍邊」位置。 
光復初期,「銅龍」一直保留在原地未曾搬遷移動過。
1956年(民國45年),圓山飯店金龍客房與金龍廳落成啟用,銅龍亦隨之遷移至現今公開展示的位置。
有關圓山大飯店的風水傳言,最廣為流傳的即是所謂「龍尾穴」之說。
風水學家認為劍潭山山脈是一條「隱龍」,此隱龍就只露出龍頭、龍尾兩端。
劍潭山剛好是隱龍之「龍尾」,恰與木柵指南宮猴山上的「龍頭穴」遙遙相對。
傳說,現在圓山大飯店金龍廳入口的金龍噴泉就設在龍尾穴的穴眼上。
現今所見這座巍然矗立的圓山飯店14層主樓(民國62年10月10日落成開幕),當進入一樓大廳往前直走登上兩道階梯(附圖十),上二樓再轉變方向穿過迴廊進入金龍廳,就可看到這條鼎鼎有名的「百年金龍」。

50325122_2325957697638028_2670712996543594496_n

附圖十:圓山飯店大廳內通往金龍廳的兩道樓梯。  

金龍廳內這條光彩奪目的百年金龍仔細看卻僅有三爪,這和一般所見四爪龍或五爪龍不太一樣,何以如此?
蓋因日本在唐朝時和中國往來頻繁並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日本歷史上的大化革新,即為全面唐化運動),因當時中國龍只有三爪,所以這尾出自日本人之手的「百年金龍」也就以三爪之方式實際呈現。
除了三爪外,這尾金龍的特徵是蛇身、鹿角、鷹爪、魚鱗、蝦子鬚,龍頭朝上,仰望天際,上方的八卦陣設有透明天窗可讓陽光照射入內,藉以更凸顯「金龍」的耀眼意象。
為了彰顯銅龍的歷史意義、重要性、外觀及價值,1987年圓山大飯店在金龍廳改建時特意將其貼上一層24K金箔,成為圓山飯店鎮店之寶與最著名的一座擺設。
細看圓山飯店一樓大廳的格局,推究應是隨著原臺灣神社當時之起伏地形順勢而建。
依飯店大廳內的階梯與地勢之起伏推斷,「金龍廳」內這條「噴水金龍」目前位置大概就是當年臺灣神社的「本殿」所在處。
2019年1月3日,到新北市淡水區訪友,接著又湊熱鬧去「紅樹林站」搭乘免費的「淡海輕軌」。
為了釐清驗證有關百年金龍的 一些相關細節,從淡水回臺北時,搭北捷到「劍潭站」後,我就先行下車,準備順道再去圓山飯店拍一些照片。
這些年來由於寫作及研究之需要,除曾於2017年12月27日在圓山飯店住宿一夜外(附圖十一),已先後造訪過圓山飯店十幾次。

1517192886-772397040_n

附圖十一:住宿圓山飯店(拍攝於2017年12月27日晚間)。

每次去圓山飯店,通常都是從北捷劍潭站2號出口離站,過大馬路沿中山北路五段前行,到標示「劍潭公園」的入口處,看到旁有早年臺灣神社拆除後移置於此的兩隻狛犬(音同『破』),踏上石階右行再循著步道階梯拾級而上,就可到達圓山飯店 。
自劍潭站2號出口徒步至圓山飯店大廳,依個人腳力全程估算約僅需10分鐘左右。
若要離開圓山飯店,另可搭乘飯店前約20分鐘到半小時一班的免費接駁車,直抵北捷圓山站。
這次再度來到圓山飯店,除詳細觀察圓山飯店主樓與金龍廳的相對位置與地勢之變化,並拍照存檔作為撰文佐證之用。
現從網路翻拍的這張「神社建築圖解」詳加比對,個人認為噴水銅龍即是從紅圈標示的神社內苑第一座鳥居外方(最初設置處),移遷到藍圈標示的「本殿」,亦即日後的「金龍廳」所在處(附圖十二)。

1546958463-1500321797

附圖十二:紅圈標示處是「噴水銅龍」最初設置處;藍圈標示處是「臺灣神社本殿」,亦即是日後「金龍廳」百年金龍的大約位置。

從個人標示的這條「噴水銅龍」到「百年金龍」之遷移路線圖,似也見證臺灣神社與圓山飯店的一段變遷歷史。
自2019年1月3日在圓山飯店拍完照至今(1月25日)已過三周,釐清部分細節再將之前收錄的資料重新整理與彙整成文,經由臉書發表一些個人淺見來與大家分享,並祈求各方賜教。

●此文於 2019年1月25日,原發表於「林永隆的臉書」,2019年1月25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pfbid02KF67MbxRirmNTUJsDZLZXDeLXCd5y3pYkHHBS5anMA4SPdpf38pg9cPCZfF3HbT4l

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