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葉公好龍」一詞,出自漢代劉向《新序 ‧ 雜事》。
故事內容大致如下:
春秋時,有一位名叫葉子高的人愛龍成癖。
他身上佩帶的鉤劍、鑿刀上都飾有龍紋,家裏的梁柱門窗上都雕刻著龍。
上界的真龍聽說人間有如此喜歡龍的人,就決定來拜訪葉公。
有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戶探望,並把尾巴伸到堂屋裏。
葉公看見真龍後,嚇得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原來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而是喜歡似龍非龍的東西而已。
從這個故事演變的成語「葉公好龍」,常用來比喻說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
或是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喜歡。
周一到週五,只要沒外出或旅遊,每天早上 7點都會準時到學校擔任導護義工。
一踏入校門,經常會看到校門口「國父銅像」的小圓環階梯附近,總會殘留前一夜部分缺乏公德心民眾隨手亂丟的好幾根菸蒂。
學校雖有張貼告示,但那些無良的民眾還是置若罔聞根本不當作一回事。
套句閩南語俗話,「不識字又兼沒衛生」。
真是令人感嘆啊!
菸蒂雖令人討厭,但還不覺噁心。
最噁心莫過於將檳榔汁裝在一個小小塑膠杯,然後隨手從車窗往外一丟,導致潔淨的路面留下一灘攤「血水」和殘渣。
此情此景,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那種感覺還不只是噁心而已,更令人深感憤恨與痛心。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禁慨嘆世上為何會存在如此沒有公德心之徒呢!
心中突發奇想,對此成語另有一番「強作解人」的說詞與看法。
這些人既然那麼愛抽菸、那麼愛嚼食檳榔,為何不將菸蒂與檳榔渣汁全都一起吞下肚呢!
哈哈!難道這也是「葉公好龍」的另解嗎!
●此文於2016年4月27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19年5月18日再轉貼至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