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1907年10月1日~1977年6月22日),字伯玉,陝西華縣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同期著名的國共將領還有林彪、高魁元、謝晉元、李彌、張靈甫、劉玉章.....),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38年12月1日,肩負防衛臺澎重任的「金門防衛司令部」正式成立,胡璉是「金防部」成立後的第一任司令官(38年12月1日~43年4月30日)。
胡璉在民國43年4月底調離金門,但三年後又再度調回「金防部」,接替劉玉章將軍擔任第三任司令官(46年7月1日~47年10月31日)。
胡璉在兩度擔任「金防部司令官」這項軍職期間,帶領金門守軍先後贏得「古寧頭戰役」與「823炮戰」這兩場攸關臺灣勝敗與生死存亡的重大戰役。
「粵華合作總社銀幣流通券」(金門當地俗稱做粵華券)係胡璉將軍擔任第一任金防部司令官期間發行的一套金門早期紙幣。
「粵華合作總社銀幣流通券」從39年4月17日開始在金門地區流通,歷經2年又13天,於完成過渡時期的特定任務後,才在財政當局統一幣制之要求下,自41年4月30日宣布停用。
當時是以「1元銀幣流通券兌3元新台幣」的比率,由金門防衛司令部粵華合作總社及聯勤第六財務組會同台灣銀行金門通匯處一起協同辦理收兌作業。
收兌期間為時半個月,逾期作廢。
據最後統計,回收後的總額比當初發行總額約短少五萬多圓,這筆錢後來也就成為金門政府的一筆額外盈餘。
依當時行政院頒布《金門新臺幣行使及匯兌暫行管制辦法》,這些粵華流通券在作廢停用第2天,亦即41年5月1日,就另由臺灣銀行同時發行三十八年版「壹圓」及三十九年版「壹角」、「伍角」、「拾圓」四種限金門地區通用的外島紙幣來替換。
此舉也正式開啟外島地名加蓋券,長達三十幾年的流通機制。
這些收兌回籠並作廢的「粵華合作總社銀幣流通券」,最後是如何處理?
金門籍幣鈔收藏家何斌盛先生在2004年11月13日出刊之《金門日報》副刊上,曾發表一篇〈遺忘粵華券〉的文章。
何先生在該篇文章提及,這些收兌回籠之粵華流通券,當時全匯集在現今「金門高中操場」一起銷燬,故目前存世量甚少。
http://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4722?cprint=pt
幾個星期前,親自到位於中興新村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找尋寫作資料,至館內圖書館翻閱《金門縣志》時,在《金門縣志》第 241頁卻又發現一段引述自當時《聯合報》的相關報導,現將相關內容全部抄錄如下:「金門新台幣發行後,收兌粵華銀元流通券情形良好,截至五月二十日止,業已收兌完畢。金門防衛部今天發出公告,訂定於二十七日下午四時在中正堂前廣場將收回之流通券全部焚燬,並由財政部派員來金監燬。」
看完《金門縣志》這段敘述,再比對何先生先前發表的文章,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這些收兌回籠的「粵華流通券」,當時到底是匯集在「金門高中操場」或「中正堂前廣場」統一焚燬?
「金門高中」與「中正堂」兩者之間究竟有何關連?
隨即上網搜尋「金門中正堂」,將所獲相關資料一一整理如下:
(1). 位於金城鎮的「中正堂」,是一棟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結構三樓建築,始建於民國39年11月,歷時3個月於40年3月1日舉行落成典禮,禮堂前樓廳採西式建築風格,當時主要是做為禮堂集會用途,集會廳採拱形屋面,佔地三百餘坪。該建築被漆成白色故又名「白宮」,現在則統稱為「金門中學中正堂」。

20376200_2001068936793574_2508152328305914539_n  

20476380_2001068880126913_447055839518951968_n  
(2).「金門中學」於40年9月3日在兼任福建省主席的胡璉司令官指示下,將私立「金中初中」、「金東初中」合併為一校,在「中正堂」成立「福建省立金門中學」。
據此可知,「金門中學」和「中正堂」之關係,原來是先有「中正堂」的完工落成,然後才有7個月後「金門中學」在此成立的這段歷史背景。
「粵華流通券」集中焚燬日期,依《聯合報》報導是在41年5月27日,當時「中正堂」已興建完工將近1年3個月,而距「金門中學」正式成立也有10個月。
綜合以上所述並加以整理歸納,「粵華流通券」集中焚燬的地點應是在「金門高中的中正堂前操場」之說法,才較完備。
「粵華流通券」於41年5月27日在金門高中集中焚燬至今(民國106年7月)已超過一甲子的歲月 ,有白宮之稱的「中正堂」今猶在,但中正堂前當年原來的那座「金門高中操場」,似已遷移不復舊貌。
民國69年7月服兵役,歷經4個多月入伍與分科訓練,在抽籤下部隊時,「深感慶幸」並未抽到至外島服役的「金馬獎」。
1年10個月的軍旅歲月一晃即過,這段期間一直都待在台灣本島,未曾調防至外島服役。
當年僥倖未抽中「金馬獎」,真有一種逃過劫難的慶幸之感。
但事過境遷,再重新審視回顧這段將近2年的軍旅歲月,反而覺得未曾到金馬外島服兵役,親身體驗特殊的戰地風情,不禁感到些許遺憾。
這個遺憾從71年退伍起,到82年止,共持續10之久。
1993年,政府宣告金門開放觀光,至此終於有機會可前往昔日的金門戰地旅遊,總算亦可稍稍彌補當年的遺憾吧。
記憶中,個人自民國82年金門開放觀光後,已先後在82年7月、85年4月、101年9月、105年6月四度至金門旅遊。
由於個人對金門旅遊充滿強烈的興趣,因此未來也不排除還有第五次、第六次......的金門之旅。
目前手中收藏兩套共8張的「粵華合作總社銀幣流通券」,基於個人對胡璉將軍之崇敬,這幾張金門早期紙幣一直倍受我的重視。

20525624_2001069010126900_1057195453152384102_n  
由於存世確實不多,故每張也都有著不錯的古董行情。
望著集鈔簿裡這幾張倍受珍愛呵護有加的「粵華流通券」,再反觀65年前它大部分的「同胞兄弟們」,大都被集中在金門高中的中正堂前操場,慘遭集體燒燬的不幸命運,兩相對照真是有著天壤之別的不同際遇!
在國立金門大學尚未成立前,「金門中學」一度是金門當地最高學府。
由於只是一座普通高中,而非金門著名觀光景點,故專程前去遊覽的旅客並不多。
由於個人對金門旅遊甚感興趣(金門開放觀光後已先後去過四次),突發奇想,有朝一日若有機會再度重遊金門,我會認真考慮攜帶這幾張收藏多年並珍愛有加的「粵華流通券」,專程到「金門中學中正堂」前,憑弔那些數十年前不幸慘遭銷燬的「同胞兄弟們」,重回故地並尋親認祖......。

20431344_2001068810126920_6208203564522215998_n  

●此文於2017年7月30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19年7月6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20010690401268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