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801
附圖一:清代臺北城承恩門(北門)。  
在1890年代,若從昔日名為「承恩門」的北門(附圖一)進入臺北城,在現今「中山堂」一帶共有以「品」字形分布排列的三座清代層級極高之官署(附圖二)。
其中「品」字上邊的那個口字是指「臺灣巡撫衙門」,在附圖一另以紅色橢圓形標示的那兩根大旗桿處即為「臺灣巡撫衙門」。
「品」字下邊之「左口」,是「欽差行臺」(1895年改為「籌防局」)。
「品」字下邊的「右口」,則是「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9802
附圖二:清代臺北城內成『品』字形分布排列的三座清代官署。
清廷於1885年詔諭決定將臺灣改設行省,若從此時開始算起,至1919年3月總督府「新廳舍」(現今位於重慶南路的總統府)完工,並於1919年4月正式遷入為止,這段期間臺北市北門及西門一帶(中山堂附近) ,先後共設置「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及原為欽差行臺的「總督府舊廳舍」等三座重要行政官署。
原為清朝時代建築的「欽差行臺」,在1919年之後更名為「總督府舊廳舍」,這座「總督府舊廳舍」是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至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當時的辦公室,其詳確位置就在第三進的東大堂(附圖三)。
9803
附圖三:欽差行臺第三進東大堂的會議室。  
至於臺灣總督府轄下其他行政單位的各處辦公室,則分別設置於欽差行臺東邊的「布政使司衙門」及「善後局」。
歷經清朝與日本統治初期,在此三十幾年內這些行政官署建築群之集中區域,堪稱是那個年代全臺的政治中樞。
這三座彼此相鄰的清代官署中,層級位階最高當屬「臺灣巡撫衙門」(附圖四與附圖五),也是本篇文章中所要探討的重點(附圖六:臺灣巡撫衙門配置圖)。
9804
附圖四:「臺灣巡撫衙門」。
 
 
9805
附圖五:「臺灣巡撫衙門」。

9806

附圖六:「臺灣巡撫衙門配置圖」。
「附圖四」與「附圖五」這兩張舊照片都是「臺灣巡撫衙門」,其間之差異,在於建築物是否「開窗」與「沒開窗」。
附圖三這張「沒開窗」的「臺灣巡撫衙門」舊照,是剛興建後較早之原貌。
由於日本人極重視房子的採光與通風,附圖四這張「開窗」的「臺灣巡撫衙門」,這些窗戶都是日本統治臺灣後所陸續鑿設的。
不只「臺灣巡撫衙門」如此,當時臺北城內幾座重要的行政官署如「欽差行臺」、「臺北府署」,也都在日本統治臺灣後陸續開設可供通風與採光之用的窗戶。
「附圖四」與「附圖五」所示「臺灣巡撫衙門」東轅門與西轅門間的這條道路,現今位置大約就在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49號的「臺灣銀行武昌分行」及著名的「雪王冰淇淋」附近(附圖七)。
9807
附圖七:清代「臺灣巡撫衙門」現今的大概位置。  
1895年5月25日,臺灣民主國成立,民主國總統府就設在臺灣巡撫衙門。
臺灣民主國迅速瓦解後,臺北城進入無政府狀態,臺灣巡撫衙門部分建築物遭趁火打劫的亂兵燒毀破壞。
日本軍隊進入臺北城後,慘遭焚毀的巡撫衙門,僅留存少數建築物尚可供日人使用,舊址空地一度做為豢養軍馬的馬場,後來又改變用途做為日軍砲兵大隊營區。
日軍砲兵部隊進駐巡撫衙門後,因屬軍事重地故不能隨意拍照,因此後來留下來的臺灣巡撫衙門照片非常稀少。
反之,做為一般行政機關的總督府(欽差行臺、布政使司衙門),比較沒有攝影限制,因此傳世影像也略多。
至於目前所見清代臺灣巡撫衙門內部之影像,現今似僅見一張唐景崧巡撫攝於衙門內部的舊照片而已(附圖八‧參見李瑞宗教授《臺北植物園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書中第29頁)。
9808
附圖八:唐景崧攝於臺灣巡撫衙門內部的一張舊照片。  
《臺北植物園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該書有關唐景崧巡撫攝於衙門內的此張黑白舊照片之說明如下:
背後的隔扇極大且裝有玻璃,窗櫺的花樣不曾在布政使司衙門與欽差行臺出現。
清代在臺北城陸續興建的這三座重要官署,目前所能查覽搜尋到之相關舊照片,如前所述其中當以「臺灣巡撫衙門」舊照片最為少見。
由於所見不多又缺乏可供比對佐證之參考素材,現今在有關臺灣歷史研究的書籍或專家學者之著述,驚然發現常見將三者錯誤引述以致出現混淆不清的種種陳述。
例如將「臺灣巡撫衙門」誤指為「臺灣布政使司衙門」,或把「欽差行臺」誤指為「臺灣布政使司衙門」、或是將「布政使司衙門」誤指為「總督府舊廳舍」......,種種舛誤真是不一而足。
在這些錯誤之陳述中,最常被誤指的就是「臺灣巡撫衙門」。
但個人覺得「臺灣巡撫衙門」在所見不多的舊照片中甚具特色,反而最容易辨識。
「臺灣巡撫衙門」與相鄰的另兩座官署 ─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相比對,經詳加整理個人歸納出有四大特徵: 
①.「臺灣巡撫衙門」的頭門與照牆距離較短,因此東轅門、西轅門之「單側」原設有短木柵圍欄後又拆除(另兩座官署的東轅門與西轅門其「左右兩側」都各設有一長排木柵圍欄)。
② .「臺灣巡撫衙門」最明顯之特徵是頭門與照牆間的院落,有兩座巍然聳立遠遠就可遙望看到的超大型旗桿,另兩座官署則無(參見李瑞宗教授《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書中第132頁) 。
③.「臺灣巡撫衙門」的兩根超大型大旗桿旁,各設有兩座「四角亭」,另兩座官署則無 。
④.「臺灣巡撫衙門」的大門有六排五嶽朝天的山牆夾護,面寬十五開間。這種五嶽朝天的山牆夾護之建築在清末臺北城至少有三處,一是臺灣巡撫衙門,二是軍裝局(機器局),三是軍械所及火藥局(參見李瑞宗教授《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書中第133頁),但另兩座官署則無 。
「臺灣巡撫衙門」這座建築群,在 1895年6月7日日軍進佔臺北城之前,因慘遭暴亂的清軍破壞焚燬,後來淪為豢養軍馬的馬場及日軍軍營,其政治地位從此江河日下,而被另兩座原清朝時代遺留下來的官署 ─ 「欽差行臺」與「布政使司衙門」所取而代之。
 
●此文於2019年6月21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19年8月6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