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至2014年7月16日,由主辦單位文化部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舉辦為期一個月名為「島嶼、碼頭、新故鄉 ─ 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的特展。
特展分為「英雄之島」、「大陳采風」、「遠離家園」、「碼頭接送情」、「臺灣新故鄉」、「文化傳承新風貌」等六個主題單元。
附圖一:軍人在基隆碼頭以大陳券兌換新臺幣本島券實景照片。
附圖二:一群大陳義胞手拿大陳券,依序排隊到「接待所」兌換新臺幣本島券。
附圖二:一群大陳義胞手拿大陳券,依序排隊到「接待所」兌換新臺幣本島券。
附圖一係翻拍自「碼頭接送情」主題單元的其中一張照片,內容是幾個軍人在基隆碼頭以大陳券兌換新臺幣本島券的實景照片。
附圖二則是一群大陳義胞手拿大陳券,依序排隊到「接待所」兌換新臺幣本島券的珍貴照片,照片係由當時中央社記者李壽康先生拍攝。
兩張照片的內容差不多,差別在於第一張的主角是軍人,第二張是一般老百姓(大陳義胞)。
幾年前曾在網路上搜尋到有關大陳券的一篇相關短文,內容如下(原文由 浪花 於2010-08-09 19:35 發表):
唸高中時的教官是大陳撤退殿後的排長……。
據他說大陳撤退時,他的排撿了幾十麻布袋的鈔票;在船上因為天寒,士兵們燒鈔票禦寒……。
等到踏上基隆碼頭時,鈔值以1:1兌換;在船上燒光鈔票取暖的他們,立時傻眼……。
大陳的鈔票....現在可是天價(附圖三:臺鈔之王 ─ 大陳拾圓)。
附圖三:臺鈔之王─大陳拾圓。
宋朝「呂蒙正」有一首〈祭灶詩〉,內容如下:
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
何只「亂世文章不值錢」,看了以上這則網文所引述之內容,更令人有「亂世紙幣更不值錢」之感。
燃燒「大陳鈔」來取暖,真是「焚琴煮鶴」莫此為甚,此情此景真是令後人難以想像啊!
如果當初大家都有「先見之明」,但你也留,我也留,在「物以稀為貴」的潛規則考驗下,則當時還是「唾手可得」「隨處可見」的大陳券如今還會那麼珍罕可貴嗎?
「千金難買早知道」,誰說不是呢!
●此文於2019年10月22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0年1月1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251980996158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