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電腦網路可供Google的年代,剪報可說是收集與保存資料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手中恰好留存一份早年的剪報資料,是一位在國小任教多年的王懷玉老師於民國88年(新臺幣發行五十週年)投稿,並刊登在《聯合報》「大家來展寶」專欄的一篇短文 ─〈面值最小的新台幣〉(附圖一 )。

/tmp/phpWYO6CU

附圖一:剪報資料 ─ 〈面值最小的新台幣〉。  
短文中王老師提到她曾利用這種面值最低的鈔票做為國小數學科教具,每當講述有關錢幣教學的課程時,常能發揮很大的啟發效益。
她說:「學童們雖知道1元等於10角,也曉得0.1元或十分之一元等於1角,但0.01元或1%元知其為一分者即少之又少。
這時若有此壹分鈔票展之於學童面前則問題就立解,任教國小三十年來可說屢試不爽。」
看完王老師這篇短文,想不到早已成古董的壹分券,竟還能成為國小數學科的教學輔助教具。
教學真是一門藝術,雖是平凡無奇之物,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我與王老師同是教育界出身,對她的作法與用心更能心領神會,因而感佩萬分。
集鈔已有36年歷史,上述王懷玉老師文章中提及的壹分券我手中也有數十張(附圖二:僅附其中一張AA715304)。

/tmp/phpKBKgCd

附圖二:自藏的38年版壹分券AA175304。  
這張堪稱是臺灣貨幣史上面額最低也是票幅最小的一張臺灣早期紙鈔,實際發行日期是距今將近71年的民國38年7月5日。
民國38年6月15日,臺灣省政府實施幣制改革,在1:40000的兌換機制下,這張壹分券等於「400元舊臺幣」。
這張看似不甚起眼的小小「壹分紙幣」,在當時之購買力究竟為何?
「附圖三」這份民國38年7月1日的《中央日報》,售價是新臺幣「二角五分」,亦即需要像「附圖二」這樣的25張「壹分券」才能買到當時是每份只有一張半的《中央日報》。

/tmp/phpG6quYP

附圖三:38年7月1日《中央日報》。  
目前臺灣的報紙除了《蘋果日報》一份20元之外,其他各大報如《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國日報》每一份都是10元,還算便宜。
現今一位月薪30000元的一般員工,依此換算其月薪應該足可買到 3000份報紙。
根據38年6月17日《中央日報》頭版報導 (附圖四):全省公教待遇本月起開始調整,「特任」支薪新臺幣200元......,「雇員」支薪新臺幣50元,介於中間的「委任八級」支薪新臺幣100元。

/tmp/phpr5iaBj

附圖四:38年6月17日《中央日報》。  
現若以當時的「委任八級」為例,其月薪新臺幣100元,在70年前竟然只能買到400份報紙。
顯見早年的報紙售價,實比現在高出甚多。
其成因可能是早期教育不普及、百姓識字率不高、閱報人不多、廣告有限,以致影響報紙的發行量,所以售價與現今相比才顯得偏高。
因年代不同、物價不一樣,這些數據不一定能很精準的反應其真正之市值,所以也很難和現在做出完全正確的比對,但還是可供參考略知一二吧!

●此文於
2020年5月28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0年5月28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86855774868381/permalink/2467452653475349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27156994853305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