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中的高壽者一般常尊稱為「人瑞」,若有某版紙幣流通使用的壽命極長久,則該版鈔券是否亦可名之為「鈔瑞」。
61年版伍拾圓紙鈔於61年10月發行第一版「A組記」鈔券,接著約在民國73年左右發行「B組記」鈔券,民國81年發行「C組記」鈔券。
「A組記」、「B組記」、「C組記」各自發行576組字軌(每組字軌100萬張),三種組記共計發行1728組字軌。
本以為61年版伍拾圓紙鈔發行至「C組記」就將結束或改版,孰知相隔10年在民國91年春節前,央行又透過兌換新鈔的管道釋出庫存之61年伍拾圓「D組記」鈔券(民國91年7月1日停用)供市面使用。
從民國61年10月到民國91年7月,在這漫長的30年當中,同面額的「伍拾圓硬幣」早已更改過數種版式,但臺銀及央行從此未再發行其他版別的伍拾圓紙鈔來替換。
就臺灣貨幣史而言,61年版伍拾圓券若與其他各版紙幣相比,無疑是流通、使用最長久的一種臺灣紙幣(將近30年),堪稱「鈔瑞」應該亦不為過吧!
由於這版伍拾圓鈔券在臺灣地區流通使用的時間甚長,因此留存於民間未回收的數量亦不少。
2020年9月27日,回屏東大學參加母校屏東師專69級畢業40週年同學會,班上一位家住新北市的女同學(也是臉書好友)知道我向來喜愛集鈔,同學會當天她特地帶來一張「C組記」伍拾圓紙幣 ─ Y283292C(附圖一)贈交給我收藏。
同學所贈雖只是一張普通字軌號碼的伍拾圓舊鈔,但感念她的一番好意,回家後特將這張紙幣仔細包裝插置在我的集鈔簿好好收藏保存,並標註姓名以示來源。
690004.jpg
早期以「臺灣銀行」名義發行的紙幣,從「舊臺幣」至民國88年6月15日發行的88年版伍拾圓塑膠紀念鈔(附圖二),在每組字軌100萬張總印製量的最後一張,都會不規避麻煩而另外抽出,再加蓋七碼的1000000,藉以標示其票號。
 
690002.jpg
新臺幣於民國89年7月改版,改版後正式發行的是88年版壹仟圓(發行日期:民國89年7月3日)
改版後的新款紙幣鈔券正面的「臺灣銀行」更換為「中央銀行」。
此外,新版紙幣還有另一項重大改變,就是從此不再印製票號是七碼的1000000,而是另以「補號券」替代。
本以為從89年7月起,新版臺灣紙幣就不會再出現票號是七碼的1000000。
孰知約在民國91年年初發行的61年版伍拾圓D組記紙幣(附圖三),因為是將早年庫存拿出來「物盡其用」,所以才會再出現票號是七碼的1000000大趣味鈔。
 
690001.jpg
由於新版中央銀行紙鈔都未再印製100萬號大趣味鈔(另以補號券替代),因此「D組記」伍拾圓100萬號大趣味鈔也就成為絕響的最後一版。
藏輯中本就有「A組記」L1000000M(附圖四)、「B組記」N1000000F(附圖四)、「C組記」Z1000000Q(附圖四),再加上最後發行也是發行量最少的「D組記」的七碼大趣味鈔 ─ U1000000G(附圖三),從而自成一套完整的61年版伍拾圓100萬號大趣味鈔專輯而無缺。
 
690003.jpg
 
 ●此文於2021年7月16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1年7月18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305348887155157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隆 的頭像
    阿隆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