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娘家(外婆家)是臺南縣關廟鄉(現在的臺南市關廟區),早期因當地盛產竹子所以竹製的手工藝品與竹藝編織等相關產業相當盛行發達,因而成為關廟地區早年的主要產業。
聰慧勤快的母親,從小耳濡目染也學會一些編製斗笠的手工技術。
民國49年我在臺南歸仁的鄉下才誕生不久,父親因工作關係舉家從臺南搬遷到屏東市(屏東糖廠)定居,歲月悠悠至今也超過一甲子。
母親是全職家庭主婦,整天除忙於操持家務及照護我們三個孩子,閒暇之餘還將小時候就學會的一些手工技術在家代工賺點錢貼補家用。
這些代工所得的辛苦錢每過一段時間待累積一定金額後就存入糖廠住家附近的小郵局,或留一部分作為家用。
三十幾年前開始收藏研究臺灣紙幣,母親就將家中尚留存的一些早期紙幣全都轉交給我收藏。
這些紙幣有六張連號的49年版紅色西螺大橋拾圓紙鈔(附圖一 · 附圖二)與一張43年版拾圓舊鈔(附圖三)。
有些連號紙幣雖是無摺品相,但因當初保管不當紙質都普遍泛黃甚至鈔券表面皆已布滿歲月滄桑痕跡的點點黃斑。
這些都是母親當年在昏暗的客廳一針一線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傳承給我至今也有三十幾年。
將近四十年的收藏歲月,鈔輯中雖也累積不少珍品,但不論是大陳券、銀券、雙色券、大小花、空心金門......,也許有一天等我年紀大了而家中又無親人肯願意接手收藏,或許不排除轉讓割愛給後輩藏家。
這些沾滿母親手澤的早期紙鈔,雖不是什麼值得誇耀於人的特殊票品,但對我而言卻有其特殊意義,其價值甚至不在上述這些珍鈔之下!
母親過世也快三年,檢視這些她的贈鈔乃特意印製「說明紙條」黏貼在裝紙幣的塑膠套上,小心謹慎插置於集鈔冊內以便隨時觀賞與緬懷,並當作「傳家寶」期望母親的恩澤庇蔭後代子孫們。
 
00001.jpg
 
00001.jpg
 
00003.jpg
 
●此文於2022年4月4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2年4月5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32425383893132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