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前的9月10日晚上,在家中一樓客廳收看本屆U18世界青棒賽最後一場緊張刺激的冠軍爭霸戰。
令人略感意外,在分組預賽與複賽已取得八連勝的中華隊,竟在這場最重要的冠軍爭霸戰以一分之差(1:2)飲恨敗給複賽時的手下敗將日本隊(複賽中華隊是以5:2勝日本隊)。
中華隊功虧一簣連續兩屆都只得亞軍,結果雖令人扼腕,但整體表現還是令人讚嘆激賞。
民國55年到61年就讀小學期間,當時正是臺灣少棒風起雲湧蓬勃發展的輝煌年代,在耳濡目染下這股狂潮也深深影響到我,從此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棒球迷。
為了滿足熱情球迷的強烈需求,自民國59年起臺灣電視台開始有完整正式的棒球實況轉播。
藉由棒球實況轉播,讓球迷猶如身歷其境,可說是引領風潮直接帶動臺灣棒球蓬勃發展的最大一股助力。
身為一個已有四十幾年觀看棒球賽資歷的老球迷,其實小時候最大心願並不是當老師,而是「自不量力」竟想當一個那時是人人稱羨的少棒選手。
至今仍深深記得就讀小學的暑假期間,每天剛吃完午飯,就常冒著南臺灣七、八月的火熱豔陽天,拎著球棒、小皮球興沖沖與左鄰右舍的同伴、同學相邀去打棒球。
儘管汗流浹背全身曬得紅通通,卻一點也不覺得疲累,只覺得將來自己或許也有機會可望成為一個少棒英雄。
那種熱情、執著無畏與無窮精力,現今回想起還頗感自豪!
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棒球美夢終究未能成真,但也留下見證棒球夢的許多可貴回憶。
當個少棒選手,就個人先天條件與背景而言,其實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年紀漸大思慮慢慢成熟,少棒選手這個不切實際的幻夢,當然早已遠颺。
想不倒事隔二十年之後,一個偶然的機緣竟然讓我圓夢,而且還不是只當選手,而是更上層樓當個推廣棒球運動的基層少棒教練!
民國80年,政府大力推行棒球運動,南投縣府來文若學校申請成立棒球隊並報名參加縣內比賽,每支球隊一年可申請補助經費5萬元。
為此,當時任教的草屯鎮僑光國小向縣府申請成立兩支棒球隊(軟式與硬式各一隊),每年共可獲10萬元經費補助。
熱心支持各項運動的僑光國小簡校長請我擔任校內這兩支棒球隊總教練,並指派另一個更年輕的男老師 ─ 詹勳衡老師與我合作一起共同訓練棒球隊 。
當時年紀還不滿30歲渾身充滿幹勁,憑著一股對棒球的癡情狂熱,僅憑只參加數次南投縣府舉辦的「基層棒球教練研習」,就開始「土法煉鋼」全心全力投入棒球隊的訓練與比賽。
在擔任學校棒球隊總教練那三、四年內,和詹老師常常分別開車載送球員轉戰南投市、竹山鎮、埔里鎮、草屯鎮等各處棒球場參加縣內各項棒球比賽,成績還算不錯並得過獎勵。
在率隊南征北討的那幾年當中最難忘的一次比賽,是代表南投縣參加「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全國軟式少棒錦標賽暨中華軟式少棒代表隊選拔」。
雖然在分組預賽就連輸兩場慘遭淘汰,但有幸能參加全國性比賽亦足堪告慰。
未能成為一個少棒選手,卻陰錯陽差在長大後擔任學校的棒球隊教練,這也算某種形式的一圓棒球美夢吧!
「附圖一」是當時在僑光國小擔任少棒教練時,有一天早上下課時間,剛好看到學校棒球隊幾位選手正利用課餘時間在司令台前練習傳接球,我也一時手癢拎起手套和他們互動練習傳接球,並被一旁的老師拍攝,留下這張頗具紀念價值我也很喜歡的照片。
附圖一:僑光國小擔任少棒教練時,有一天早上下課時間,剛好看到學校棒球隊幾位選手正利用課餘時間在司令台前練習傳接球,我也一時手癢拎起手套和他們互動練習傳接球,並被一旁的老師拍攝,留下這張頗具紀念價值我也很喜歡的照片(拍攝時間:民國83年)。
由於從小常「玩」棒球,自覺臂力還算不錯,總認為每個人只要奮力一投,都能輕易將棒球丟得很遠。
這種認知,直到服兵役下部隊後才改變。
民國69年6月13日自屏師畢業,一個月後的7月12日到高雄鳳山衛武營報到接受入伍訓練。
一個半月的入伍訓練後緊接著是三個月的預官分科訓練,並在受訓期滿後抽籤下部隊。
抽籤結果還算幸運,避開金馬獎抽中位於嘉義大林崎頂的國軍某新兵訓練中心。
在新兵訓練中心一年半,直到71年5月26日退伍。
下部隊一年半期間,除了70年4月以見習官身分短暫支援師部政四科保防教育月的業務外,其他時間都待在基層連隊擔任輔導長(步七營步一連)。
當時預備師的師部,就在我服兵役的嘉義大林崎頂營區。
所屬步七營轄下共有五個步兵連,其中「營部連」就是大名鼎鼎的「士官隊」。
這是全師訓練最嚴格、操得最辛苦、最剽悍的精銳連隊,受訓完的學員則是分發至本師轄下崎頂、中坑兩大營區各新兵連隊擔任基層教育班長。
由於「士官隊」和我們連隊同屬步七營,他們的營房就在我們步一連附近,堪稱全師最優秀的士官隊于貴生連長與唐家華輔導長由於彼此常在營部開會與互動,所以對士官隊平素的操練也算知之甚詳。
記憶中每天傍晚,常可看到士官隊在結束一整天辛苦操練後,穿著布滿塵土與沾黏一片片白色細鹽粒的綠色操作服在值星班長、值星排長帶隊下,絲毫沒有一絲倦容仍精神抖擻從靶場、野外訓練場地唱著高亢軍歌、答數一路邁開大步返回營區,那種懾人的氣勢軍容實在令人動容感佩!
當時部隊訓練之精良由此可見一斑,反觀現在的軍事訓練根本無法與之相比擬!
新兵訓練中心不像一般野戰部隊常常要全副武裝行軍,或參加營測驗、師對抗及輪調外島......。
新兵訓練期間的生活作息都是按表操課,極為固定。
通常一大早起床號響起,在值星班長急切的口哨聲催促下迅速盥洗完畢後,接著就是整隊帶去體能訓練或跑步。
記得有一天早上的體能訓練,是練習手榴彈擲遠。
當天我也隨隊去看體能訓練,新兵在教育班長認真示範指導下,練習手榴彈擲遠技巧。
待新兵們都練習得差不多後,我在旁觀看一時手癢拿起地上的鐵鑄練習手榴彈,試擲幾次。
那些體能戰技都遠在我之上且又受過嚴格訓練出自「士官隊」的連上教育班長們,看到平素看似斯文弱不禁風的「輔仔」,手榴彈使勁一丟竟然丟得比他們還遠,都甚感詫異,甚至還有人想跟我私下PK!
當時只記得隔壁「兵器連」有一位盧姓教育班長,以前也是國小少棒隊選手,小時候曾受過棒球專業訓練,所以手榴彈丟得比我還遠。
幾年前偶然心血來潮,曾上網搜尋國軍手榴彈測驗標準,及格為30公尺,滿分是50公尺,王建民在2003年入伍服補充役時,曾投出71公尺的軍中紀錄,目前的國軍紀錄為80公尺,是由標槍國手鄭兆村在2017年11月在新兵訓練時所創下(附圖二)。
在國小任教期間,曾協助訓練學校田徑隊並負責指導「壘球擲遠」,當時亦曾試過壘球擲遠數次,成績大概都在50公尺左右。
手榴彈擲遠與壘球擲遠的技術竅門都差不多,據此推算當兵時的手榴彈擲遠也跟日後壘球擲遠的距離差不了多少,應該也可達滿分標準。
看著「附圖一」這張昔日年輕時丟棒球的照片,常會聯想起四十年前在軍中練習手榴彈擲遠的往事。
雖然青春不再,但有些往事還是值得回味!
附圖二:國軍手榴彈擲遠測驗標準(翻拍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