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勳寶寶上個月29日出生後,先在醫院住3天,接著又隨媽媽住進「產後護理之家」 (俗稱做月子中心),接受專業的細心照護。
大女兒做月子結束,今天(3月3日)勳寶寶也自「產後護理之家」畢業,跟著媽媽一起回臺中新居,展開另一階段的新人生。
從出生到今天,這33天無論是在醫院或「產後護理之家」,都只能在每天固定的開放時間(早中晚各一個小時),才有機會透過嬰兒室玻璃窗,癡癡凝視一暝大一寸的小外孫日漸成長。
今天早上興沖沖和老婆大人與小女兒專程到臺中探視剛回家的勳寶寶。
好不容易捱到今天,終於等到可親自撫抱可愛的小外孫,內心之喜悅真是筆墨難以形容。
但興奮中還是帶有些許緊張之情!
自小女兒在二十幾年前出生後,已好久好久好久未曾抱過那麼小的嬰兒了。
望著懷中嬌嫩軟綿綿的幼嬰(附圖一),此刻心情真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唯恐稍有不慎或閃失而使小 baby受到驚嚇受傷,那可是擔當不起啊!

53547739_2353216714912126_1834885478541688832_n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與「棒球」有關的文章,在兩個女兒先後出生後其實已構思將近30年之久。
因緣湊巧,在當上外公第30天,也就是小外孫即將滿月的前一天(2月27日),終於草撰成文發表在個人臉書與大家分享這段心路歷程。
2019年1月29日,大女兒在臺中市某家婦產科順利生下第一個外孫 ─ 邱奕勳寶寶。
女兒初為人母升格為媽媽,我也水漲船高順勢晉級當起外公。
望著女兒懷中可愛白胖的小男嬰,不禁勾起小時候許多與棒球相關的舊回憶,而這些回憶都牽涉到一些難以企及的幻夢。
民國55年到61年就讀小學期間,當時正是臺灣少棒風起雲湧蓬勃發展的年代,在耳濡目染下這股狂潮我也深受影響,並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棒球迷。
身為一個已有四十幾年觀看棒球賽資歷的老球迷,其實小時候最大心願並不是當老師,而是「自不量力」竟想當一個那時是人人稱羨的少棒國手。
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棒球美夢終究未能成真,但也留下見證棒球夢的許多可貴回憶。
回首憶起我的棒球國手夢,必須先從觀看棒球賽開始談起。
民國57年8月下旬,「紅葉少棒隊」與「中華聯隊」在臺北市立棒球場分別以7:0(民國57年8月25日)與 5:1(民國57年8月27日)兩度擊敗來訪的日本關西少棒明星隊,受此影響與激勵,從此臺灣棒球運動開始蓬勃發展。
這兩場攸關臺灣少棒發展的重要關鍵比賽開打時,我還只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國小二年級學童(暑假後升三年級),一些訊息都是日後看書或報導才慢慢知曉。
紅葉隊揚威的第二年起,中華少棒開始積極參與正式的國際比賽。
民國58年8月24日,臺中金龍隊在美國威廉波特舉辦的第23屆世界少棒錦標賽過關斬將連贏三場,榮獲臺灣少棒史上第一座世界冠軍。
金龍少棒隊勇奪世界錦標賽冠軍後,國內少棒的熱潮席捲全臺,自此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滿足熱情球迷的強烈需求,自民國59年起電視台開始有完整正式的棒球實況轉播。
藉由棒球實況轉播,讓球迷猶如身歷其境,可說是引領風潮直接帶動臺灣棒球蓬勃發展的最大一股助力。
受此影響,我和同年齡許多小朋友都自然而然成為不折不扣的棒球迷。
至今仍深深記得就讀小學的暑假期間,每天剛吃完午飯,就常冒著南臺灣七、八月的火熱豔陽天,拎著球棒、小皮球興沖沖與左鄰右舍的同伴、同學相邀去打棒球。
儘管汗流浹背全身曬得紅通通,卻一點也不覺得疲累,只覺得將來自己或許也有機會可望成為一個少棒英雄。
那種熱情、執著無畏與無窮精力,現今回想起還頗感自豪!
除了喜歡「玩」棒球外,更喜歡收看棒球賽實況轉播。
估計從小學到現在(民國108年),如果每年以觀看100場棒球賽為計算標準,粗估這四十幾年來看過的各級棒球比賽以及美國、日本和中華職棒賽,合計起來少說也有四、五千場以上。
在這些看過的數千場棒球賽中,印象最深刻是在美國威廉波特的兩場世界少棒賽。
民國59年,也就是臺中金龍少棒隊榮獲世界冠軍的第二年,嘉義七虎少棒隊勇奪全國少棒錦標賽冠軍,並於同年7月下旬,參加遠東區少棒賽。
七虎隊先後擊敗菲律賓、日本,獲得遠東區代表權,繼金龍隊之後再度進軍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第24屆)。
七虎首戰對手是來自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這也是有史以來國內電視台首次在三更半夜(凌晨兩點),越洋實況轉播少棒賽。
早年有電視機的家庭還不甚普遍,那天凌晨家中小小的日式客廳擠滿爸爸的同事全家與我們一起共同觀看這場緊張刺激扣人心弦的世界少棒賽。
原本以為勝券在握的中華七虎少棒隊,想不到打擊火力被尼加拉瓜王牌左投「巴茲」(直到現在還記得他的大名)完全剋制住。
巴茲長得人高馬大,投球前準備動作小球速又快,終場七虎隊以2:3敗給尼加拉瓜,在單淘汰的賽制下,衛冕的中華隊與冠軍絕緣抱憾回國。
這場全臺球迷熱情矚目徹夜守候觀看的少棒賽,因中華隊不幸落敗慘遭淘汰,讓國內球迷度過一個錐心刺骨痛徹心扉的悲情之夜。
直到現在雖已過了快49年,還清楚記得那一夜烙印在內心深處的深沉創痛......!
民國60年,由兩齒許金木領軍的中華少棒隊,一路過關斬將獲得遠東區代表權,繼金龍隊、七虎隊之後,第三度進軍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第25屆)。
關鍵的冠軍賽,由中華隊出戰美國北區隊。
當年美國北區隊是由不世出的天才少棒選手「投打雙刀流」麥克林登領軍。
據賽後的統計資料得知,麥克林登在該屆世界少棒賽的10次打數中,共獲5次保送與狂轟出5支大號全壘打,完美強悍的恐怖打擊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其威名勢將永留世界少棒史。
這場關鍵的冠軍賽在8月 29日凌晨兩點開打,一局下中華隊主投許金木略顯不穩,美北隊前三棒一三振一安打一保送,在一、二壘皆有跑者的情況下,許金木面對第四棒麥克林登,投出的第一球雖是偏外角壞球,但麥克林登毫不遲疑猛力一揮竟是一支帶有三分打點令全臺球迷震撼心碎的大號全壘打。
巨人隊馬上陷入0 : 3落後的危局,所幸許金木隨即穩定下來,未再失分。
一路落後的臺南巨人隊在第四局終於打破鴨蛋,獲得1分。
第五局巨人隊再連得兩分,雙方3 : 3平手。
第六局兩隊都無建樹,進入延長賽。
9局上,美北隊的小捕手再也無法接住麥克林登強勁的快速球以致頻頻漏接,被投手麥克林登責罵到哭,此外投手也頻頻出現四壞球保送,巨人隊連續攻下 7分後,麥克林登也哭著下場,接著巨人隊又再添得 2分。
9局下美北隊無功而返,巨人隊最終以12 : 3得到第25屆「世界少棒冠軍」。
觀看這場逆轉勝的冠軍賽時,清楚記得是在臺南歸仁鄉下的祖父家,當晚是與擠滿整個客廳的親戚與鄰居們一起圍坐在黑白電視機前準時收看實況轉播。
當九局下球賽結束勝敗正式揭曉後,晨曦已現的屋外馬上響起陣陣如雷的鞭炮聲,親身體驗到臺南鄉親熱烈歡慶巨人隊勇奪世界少棒賽冠軍的實況畢生難忘。
民國59年七虎少棒隊與60年臺南巨人少棒隊在美國威廉波特的這兩場世界少棒賽,結局是一負一勝、一悲一喜完全不一樣,可說是畢生看過數千場棒球賽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球賽。
臺南巨人隊勇奪冠軍的第二年(民國61年),由素有鬼才教練林信彰先生帶隊出征的臺北市少棒衛冕成功,繼臺中金龍隊、臺南巨人隊之後第三度獲得世界少棒賽冠軍(第26屆)。
民國61年奪冠的臺北市少棒隊,隊中第一號主投是陳志舜,而選拔自臺北市北投國小的該隊第二號主投,竟是一位跟我完全同名同姓的少棒國手 ─ 林永隆(該隊球員名單參見附圖一)。

51001

附圖一:民國61年勇奪世界少棒冠軍的臺北市少棒隊球員名單 
在美國威廉波特的三場單淘汰賽中,第一號投手陳志舜擔任第一場(對美東隊以9 : 0獲勝)及第三場 (對美北隊以6 : 0獲勝)主投。
與我同名同姓的這位林永隆則是擔任第二場主投(對美西隊以9 : 1獲勝)。
臺北市少棒隊奪冠的民國61年那年暑假,我也揮別國小生涯進入國中,強大的升學課業壓力使我的棒球選手幻夢,不得不面對現實至此結束。
當個少棒國手的理想,就我個人條件與背景而言其實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令人意想不到,卻在告別小學生涯與揮別少棒國手幻夢的那年(民國61年),中華隊竟然真的出現一個與我同名同姓貨真價實的少棒國手,冥冥之中似也顯示上天是以另一種特殊方式來幫我這個癡情小球迷一圓國手美夢。
升上國中,雖面對繁重的升學與課業壓力,但對棒球的熱忱仍不減,偶爾收看棒球轉播還是舒緩壓力的一種好方式。
年紀漸大思慮慢慢成熟,少棒國手這個不切實際的幻夢,當然早已遠颺。
有時候覺得除了收看棒球賽以外,玩玩棒球應該也是簡單易行,亦可體現棒球樂趣的一種方式!
1986年結婚,婚後曾幻想將來若有個兒子在青蔥翠綠的草地上陪我一起玩棒球,那該有多好啊!
兩個可愛的女兒在結婚四年內先後出生,這個「有兒子」陪我一起玩棒球的理想,也就為此無法實現了。
民國80年,政府大力推行棒球運動,縣府來文只要學校成立棒球隊並報名參加比賽,每支球隊一年補助經費5萬元。
當時任教的草屯鎮僑光國小也為此報名成立兩支棒球隊 (軟式與硬式各一隊),每年共可獲10萬元的經費補助。
熱心支持各項運動的僑光國小簡校長請我擔任校內這兩支棒球隊的總教練,並指派另一個更年輕的男老師 ─ 詹勳衡老師與我合作一起共同訓練球隊(參見附圖二、附圖三、附圖四)。

51002

附圖二:與僑光國小少棒隊合影。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年11月,和好友臺中謝錫煌先生合力編著出版個人有關臺灣紙幣研究的第二本專書 ─ 《臺灣銀行券圖文賞析》。
出書前,承蒙臺北鈔友吳先生熱心傳來一張約96新的高品相『銀券壹圓』紙鈔之彩色圖檔(鈔券正面參見附圖一‧鈔券背面參見附圖二)提供給我參考與登錄。
『銀券壹圓』發行於西元1899年(明治32年‧清光緒25年)9月29日距今將近120年,是「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在臺正式發行的第一種紙幣。
『銀券壹圓』至今確定已發行有A記號、B記號、C記號、D記號、E記號共計五組 。
這三十幾年來,經多方搜尋、個人親見與各地鈔友熱心提供的『銀券壹圓』票號至今已登錄有34張。
這張記號與票號為「C號壹六壹三八四」的高品相『銀券壹圓』紙鈔,依吳先生所述是他自網路搜尋而得,原票可能還在日本。
這可能也是除「見本」外,至今所見品相最好的一張『銀券壹圓』正票。
現PO上這張珍罕的『銀券壹圓』紙鈔之正面、背面與大家分享共賞,另再附上手中現已登錄共34張『銀券壹圓』的記號與票號,供鈔友們參考研究。

56608910_2374471702786627_1005972144921772032_n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我的生日,今天(5月1日)全國勞工都放假一天,普天同慶薄海歡騰,不禁覺得自己好像很偉大喔!
飄飄然、飄飄然,有點忘了我是誰。
其實只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販夫走卒而已,也未免太自我膨脹了吧!
就開個玩笑自我消遣、自我陶醉並博君一粲吧!
哈哈哈!
註:感謝鈔友林國忠先生提供與贈送一張90年版貳佰圓生日鈔(AT490501WB )及一張加蓋「台灣新竹四九年五月一日」郵戳的早期明信片。

59604980_2390142824552848_3781276975331540992_n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檢視手機裡的群組相簿,在裡面找到一年半前( 2017年11月25日)和父親、弟弟、妹妹一起回臺南市參加「歸仁保西代天府」建醮活動時拍攝的十幾張照片。
位於臺南市歸仁區的「保西代天府」,俗稱「大人廟」(民眾對於奉祀之王爺俗稱大人),「保西代天府」與「佳里金唐殿」、「北門南鯤鯓代天府」,號稱南瀛古三大代天府。
此外,「保西代天府」又與「歸仁仁壽宮」、「關廟山西宮」,合稱是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
香火鼎盛創建於明鄭時期迄今已有將近三百六十年悠久歷史的「保西代天府」,是臺南市歸仁區轄下其中五個里(大廟里、西埔里、媽廟里、七甲里、八甲里)的信仰中心和著名古剎。
「保西代天府」前一科醮典距今(2019年)已有19年,這次的建醮活動可說是歸仁當地一大宗教盛事。
早在建醮活動前數週,即已接到目前家住媽廟里的四叔之盛情邀約。
當天(2017年11月25日)一大早從屏東出發,順道先去臺南市區探視在家靜養的二叔、二嬸。
在市區吃完午餐後,接著驅車前去歸仁媽廟里四叔家,準備參加晚間之盛宴。
下午兩點多到四叔家後,估算距離晚間的盛會筵席,大概還有三、四個小時空檔,一時心血來潮我提議不妨前去昔日祖父、祖母的舊居住處走走看看。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糖廠」前身是成立於1909年的「阿緱(『緱』音『ㄍㄡ』)製糖廠」。
光復後,隸屬臺灣糖業公司第二區分公司,改名為屏東糖廠。
1950年,行總廠制,改名為臺灣糖業公司屏東總廠。
「製糖」曾是臺灣早期規模最大的一項經濟產業,在臺糖鼎盛時期,全臺外匯總收入一度高達七成是藉由外銷砂糖所達成(民國42年)。
由此可知,糖業在臺灣早年的經濟發展扮演之角色是何等重要。
當時「屏東糖廠」之工場壓榨能量及廠區規模規模不但位居全臺第一,還號稱是遠東最大的一座製糖工廠。
民國44年,父親考上臺糖,除最初 3年曾在嘉義大林糖廠服務外,此後將近40年都任職於「屏東糖廠」,直到民國87年8月才屆齡退休。
由於蔗糖外銷賺錢,「屏東糖廠」員工的福利還算不錯。
整座「屏東糖廠」除製糖廠區外,還興建和工廠區相鄰的幾百戶員工宿舍(大都是一排排有前院與後院極為幽靜之日式宿舍)。
當時廠區內附設有福利社、公園、冰店、理髮室、醫務室、皮鞋修理店、腳踏車修理店、小學、幼稚園、中山堂(重要的室內集會場地並可放映電影)、雜貨店、公共浴室......等等與日常民生習習相關的 一般商店與公共場所。
此外,糖廠內還附設游泳池、棒球場、足球場、羽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溜冰場.....等運動休閒設施。
幽靜的廠區裡還遍植各式花草樹木,因而自成一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設施齊備的獨立社區。
由於父親長期在此任職(將近40年),所以我和弟弟、妹妹才有幸從小就生長在這花木扶疏、綠樹成蔭,觸目所見都是椰子樹、甘蔗園,極具南國風情的「屏東糖廠」。
這幾十年來,由於臺灣糖業不復早年風光、經營方針轉向,以致「屏東糖廠」目前的整體環境與規劃和早年相比已有翻天覆地的重大改變。
逝者如斯,不舍晝夜......。
但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座「屏東糖廠」,腦海存留的諸多美好回憶,至今仍縈繞於心緬懷不已。
最近這幾年,由於出書及撰文之所需,所以跟鄉土有關的主題,也就成為我目前細心探索及認真研究的目標。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但令人深感汗顏的是,前幾年閱讀一些臺灣早期文獻,才瞭解自幼生長之故鄉 ─「屏東糖廠」與『瑞竹』的這段歷史淵源。
『瑞竹』的故事與1923年4月下旬,當時裕仁皇太子(日後的昭和天皇)到臺灣「行啟」有密切相關。
※註:日本政府對於皇室與貴族出巡,有一套專門的敬語稱法。天皇出巡稱作「行幸」,皇后、皇太子、皇太子妃、皇太孫出巡稱作「行啟」,貴族出門稱作「御成」。
裕仁在大正5年11月3日被立為皇太子,大正10年(西元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
1923年 4月中旬,在掌管天皇、皇室及皇宮事務的「宮內省」(1949年改制為宮內廳)之策畫下,安排裕仁皇太子到臺灣展開為期12天的「行啟」之旅。
皇太子這次的臺灣行,也是日本統治臺灣長達五十年期間,來臺巡視的諸多皇族中層級位階最高的一位。
大正10年4月12日,皇太子搭乘金剛號軍艦從神奈川縣的橫須賀港出發。
4月16日,艦隊抵達基隆港,4月27日,12天行程結束,再搭乘金剛號軍艦返回日本。
巡臺行程第七天(4月22日),在總督府安排下皇太子一行人上午從高雄出發前往當時有「臺灣糖業新高山」之譽的阿緱製糖廠參訪,藉以讓裕仁瞭解臺灣的製糖產業現況。
因屏東氣候炎熱,廠方考量皇太子萬金之軀恐受不了南臺灣的驕陽,所以特地在廠內建造一座深具臺式風情的竹涼亭供裕仁皇太子休憩之用(參見附圖一)。

010101

附圖一:阿緱製糖廠供裕仁皇太子休憩之用的竹涼亭(翻拍自《台灣百年糖紀》第61頁)。 
招待的對象是尊貴的東宮太子,為迎合上意當然一定得挑選最好的材料。
所以廠方決定向當時竹山郡最大的一家竹材供應商 ─ 富源株式會社(當時營業登記在嘉義),訂購上等麻竹做為涼亭的主要建材。
這批麻竹原產地在現今竹山鎮延祥里一帶(在地人稱圳頭坑)。
富源株式會社收到訂單,在3月12日砍伐完成,據富源株式會社的後人所述,是用大約10台似鐵牛的貨車半夜南下,一路小心翼翼護送到屏東交貨。
但就在裕仁來臺前幾天,這座搭建完成的涼棚居然發生一件不可思議的怪事。
已砍伐四十天左右的麻竹按理應早已乾枯,但這座臨時搭建竹涼亭的四根大竹柱其中竟有一根奇蹟式在竹節間冒出嫩綠新芽。
4月22日,皇太子一行人,浩浩蕩蕩抵達臺灣製糖會社阿緱工廠參觀,太子殿下至涼亭歇息時,身為生物學專家的裕仁對此亦深感訝異,不禁嘖嘖稱奇認為是國之祥瑞,故取名『瑞竹』。
阿緱製糖廠於皇太子離開後,將那根發芽的竹子另行截下,擇地栽種於廠區一隅,同時又再自竹山移植一批產自當地的麻竹,規劃在廠區內種植竹林,並命名為『瑞竹』,以紀念皇太子之「御臨」。
數年後,在廠方細心呵護照顧下,已長大茁壯成一整片茂密竹林(參見附圖二)。

020202

附圖二:瑞竹林舊照片(翻拍自網路)。
嗣後官方每年於此舉行慶典紀念,當時屏東市役所還規定,每年4月22日,全市中小學師生,都要到糖廠參拜『瑞竹』,祈求國運昌隆(據說參拜結束後,臺糖會發給每一位學生一塊糖做為獎勵)。
「瑞竹參拜」活動後來還逐漸推展到全臺,例如附圖三這張舊照片即為來自『瑞竹』原產地「竹山勞水坑公學校」(今竹山鎮瑞竹國小)師生於昭和13年(西元1938年)12月22日到屏東參拜『瑞竹』時,所拍攝的一張紀念照片。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4月15日,搭乘遊覽車參加「臺南一日遊」行程。
上午行程,是安排參觀位於臺南都會公園的「奇美博物館」。
這趟以參觀收藏西洋藝術品為主的「奇美博物館」之旅,著實讓我大開眼界。
但令我最期待的,卻是下午到「新營糖廠」搭乘「五分仔火車」。

11203102_1655937971306674_481736772081752485_n

臺糖「五分仔火車車廂」  
而期待的主要原因,就只為了重溫四十幾年前就讀國中一年級、二年級時 (民國61年至63年),每天一大早搭乘屏東糖廠「五分仔火車」上學,及傍晚再搭乘同一班火車放學回家的舊記憶 (住家離就讀的「公正國中」約四公里)。
雖已是四十年前的陳年往事,但那種回憶就像倒吃甘蔗一樣......,至今還是覺得那麼甜美,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10258384_10202453848682629_8186313355866861491_o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41743_1637035966530208_3197498250426955395_n  

1521593_1637035876530217_4878045656589405175_n  

2015年3月24日下午,在雲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的廣場,花10元人民幣與一隻看似「溫馴 」的藏獒合影留念。
拍照時雖臉帶微笑,但此刻之心情七上八下就跟眼前這隻獒犬的外表一樣 ─ 全身毛毛的。
人家是拼死吃河豚,我卻冒死摸獒犬。
我是勇敢的臺灣人!

●此文於2015年3月27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19年3月28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剛收進一張不能用的「舊鈔廢紙」(字軌票號:V205908E),不妨就視為是歡慶自己升格當「阿公」的小禮物(附圖一)。
人逢喜事精神爽,資源回收樂無窮(附圖二:目前已回收三張大陳拾圓廢鈔)。

53733299_2356042791296185_6969077323911921664_n

附圖一 

 

08081.jpg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計畫撰寫一篇〈1899年9月「臺銀本店」之探究與銀券紙幣〉 的研究文章。
為了多方蒐集寫作資料,除勤跑國內幾家大型圖書館外,特地又從網路、書局、舊書店買了一些書籍及文獻資料,做為參考研究之用。
客廳書櫥有一本厚達454頁的《臺灣懷舊》,該書是於1990年11月出版,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該書封面參見附圖二)。
該書主要內容是蒐錄從1895年至1945年這50年間,與臺灣相關甚具文獻參考價值的近千張黑白舊照片(每張照片皆另附簡單說明)。
前幾天坐在客廳沙發認真翻閱查覽這本以黑白舊照片為主的攝影專書,在書中第106頁看到一張照片,照片旁另附簡單說明,內容如下:台北城全景(一) (攝於1905年左右)。
仔細端詳照片中的建築,越看越覺熟悉,跟我最近正在探究的「第一代臺灣銀行總行」頗相類似(附圖一)。
現仍巍然矗立在總統府旁的臺銀總行(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0號),是臺銀行史上第三代總行。
依《臺灣銀行四十年誌》與「臺灣銀行文物館」的展場說明,這座第三代臺銀總行是於1937年9月13日落成啟用(當時地址是臺北市榮町二丁目一番地)。
那之前的「第二代臺銀總行」又位處何地?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