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祖父及伯公於日據時代也曾在糖廠任職的影響及「克紹箕裘」之期勉,父親於民國44年自「台南農校」畢業後不久,就隨即報考台糖公司辦理的「農務人員基層考試」,並獲錄取。
民國48年,父親轉調至「屏東糖廠」服務,直到民國87年8月底自「屏東蔗作改良場」以「主辦技術師」屆齡退休。
在這將近四十年的公職服務期間,都未曾調離過「屏東糖廠」。
由於父親長期在此工作之故,所以我和弟弟、妹妹才有幸從小就生長在這花木扶疏、綠樹成蔭,觸目所見都是椰子樹、甘蔗園,極具南國風情的「屏東糖廠」。
父親只是一個基層公務員,家境尚稱小康。
從小雖不愁吃穿,但平常也沒什麼零用錢可供恣意花用。
好不容易捱等到過年,也只能從老爸手中領到一個薄薄內裝數十元的小小紅包袋。
二十歲以前,記憶中每年春節,最多最多大概也只領到「兩份紅包」(通常都是一份紅包而已)。
民國69年6月13日師專畢業,不久就收到入伍通知,並隨即在一個月後的7月12日到鳳山「衛武營」報到,展開為期一年十個多月的軍旅歲月。
生涯第一份正式收入並非擔任教職的薪資,而是入伍後在軍中領取的「大兵薪餉」。
雖考上預官,但入伍訓練期間之待遇係比照二等兵,當時月薪大概是1500元(當年師專畢業生的月薪約九千多元)。
結訓下部隊,經過半年「見習官」之歷練,接著才正式任官,當時「見習官」的月薪約三千多元。
71年5月26日退伍前,領取的預官薪俸已調高到四千多元。
服兵役期間,自奉儉約不抽菸、不喝酒也沒交女朋友,軍中發放的薪餉還算勉強夠用,並且尚有一些節餘可儲蓄下來。
二十歲畢業後,開始有微薄的薪水收入,因此每逢過年已不再向父母領取春節紅包,反而開始要包給父母親及當時尚在讀書的弟弟、妹妹紅包。
一轉眼過了十幾年,結婚生子後,每逢春節都依例回南部屏東老家,和親人一起歡聚過新年。
這時發放紅包的對象,除父母親之外,還要包給女兒、姪子、姪女、外甥........。
「年終獎金」大概也因此去掉將近「三分之二」,但自己卻連一個小小的紅包都沒撈到。
這種只有支出卻沒收入的失衡情況,從69年師專畢業,屈指算算到民國103年為止,竟也長達33年了。
有時候,心裡難免會興起一絲絲的「不平衡」之感。
為何小時候過年,只能拿到一、二個小紅包,長大後卻要給一大堆、一大堆的紅包。
除了感嘆「生不逢時」外,似乎再也找不出任何能自我安慰的好理由。
等啊等!等啊等!終於等到「出頭天」的日子來臨了。
小女兒于靖102年6月自大學畢業,並順利在高雄找到工作。
那年(103年)除夕夜,終於自「兩個女兒」手中拿到睽違33年之久的第一個春節紅包袋。
雖只是薄薄一小包,還是感動莫名,心情比中了統一發票兩百元還雀躍。
除了將紅包袋拍照留做紀念外,還連同裡面的幾張千元新鈔,一起插入專用的「集鈔簿」內,當做「高檔珍鈔」好好妥善收藏,並立誓絕不花用。
和 「大陳鈔券專輯」並列的「春節紅包袋系列專輯」。
從103年起,到今年(105年)春節,已連續三年都收到兩個女兒就業後一起合包給我的過年紅包袋。
將三個紅包袋(103年、104年、105年)連同裡面的新鈔,依序插放在集鈔專用的「集鈔簿」內,自成一個專屬我個人的「春節紅包袋系列專輯」,與一旁的「大陳鈔券專輯」並列,同為我的收藏最愛。
103年、104年、105年連續三年的春節紅包。
此後,估計一年最少都可收到一個春節紅包袋,有一天若能插滿整本集鈔簿,或許在自我感覺裡,亦可稍稍彌補過去那33年都沒收過春節紅包的空檔和遺憾吧。
●此文於2016年2月13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16年2月14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