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個月之前,「A好友」因即將搬遷至臺中故在臉書PO文與傳照片,考慮要將先前珍藏的一些藝術小物件割愛讓售給其他同好接手收藏。
「A好友」的朋友在短文下留言:「這是斷捨離。」
好幾個月前,熟識多年的「B好友」也在我的臉書留言回應:「最近受『斷捨離』觀念的影響清理書櫃,將六大箱套書及十幾綑舊書全送親友或資源回收。」
「A好友」和「B好友」都是同住草屯相識二、三十年的老朋友,兩人的年紀皆與我差不多,都已六十幾歲邁進耳順之年。
看到上述這兩則事例,內心不禁自忖這把年紀是否也該「斷捨離」!
家住南投縣的鈔友「C先生」最近一再慫恿我將珍藏多年的整批幣鈔收藏趁「年輕」趕快處理掉,換一大筆現金好好安享餘年!
上週回屏東度假,高雄鈔友「D先生」在臉書Messenger留言還PO上一張字軌票號AF346364的「台灣流通券拾圓」彩色圖片,請教我這張紙幣目前行情為何?
我並未直接告訴他答案,只PO三張珍藏將近20年的一套「台灣流通券」彩圖(附圖一) ,與當初(2002年3月17日)買進之價格供「D先生」參考。
8888888.jpg
「台灣流通券」是整部臺鈔專輯中我最鍾愛的一套紙幣,若論珍罕性與個人喜愛及重視程度,甚至還超過自藏另三套著名的「大陳鈔券」。
鈔友「D先生」隨後又問:「林老師您有想過,日後怎麼處理這些珍品嗎?」
「D先生」的問題真是「大哉問」,令人深思並讓我回想起十幾年前的一則往事。
記得咱家小美眉還就讀小學時,有一天剛從銀行保管箱拿出十幾本集鈔簿回家,鋪在一樓客廳整理及欣賞。
心血來潮看到一旁正端坐沙發看電視的小美眉,問她老爸若將一生精心收藏的東西,全留給妳和姊潔繼續保管好嗎?
小美眉卻說,還不如將這些藏品全部轉換成她們熟悉可用的「新臺幣」這比較實際一點。
老爸多年來費心、費力、費錢、費時去認真收藏與整理的這些東西,好歹也有數十萬元市值吧(十幾萬元的收藏,其市值究竟價值多少,是越南幣、印尼幣、日圜、韓圜、新臺幣、澳幣、美金還是歐元......,則視個人的主觀而定)!
小美眉一番無心之言,卻頓時讓我悵然若有所失!
由於充滿失落感,所以不得不正視傳承這個嚴肅的議題。
兩個女兒對老爸的收藏全都無感也毫無興趣,但血緣至親的小外孫(勳寶寶)雖是隔代傳承,何嘗不可一試!
因此在勳寶寶一歲二個月剛辦完「抓周」儀式後的某日,特地拿出置存「大陳券」的那本集鈔簿,放在小桌子由其翻閱並拍照存檔(附圖二與附圖三)。
7777.jpg
 
99999.jpg
看到小外孫(勳寶寶)那股專注之神情,心中暗自驚喜與自我安慰一番,孺子可教也或許真的可好好栽培!
哈哈哈,不禁越想越高興也越得意!
以後若可不必忍痛割愛畢生收藏,再待勳寶寶長大成人就擇期送給他,亦可視為是個人珍藏的一種隔代傳承吧!
這整套有系統的幣鈔收藏品除閒暇之時供獨自觀賞研究之外,亦提供源源不絕的撰稿題材可在個人臉書、部落格、錢幣雜誌、專業報紙(例如《東方郵報》)...... ,讓我暢快發表打發時間。
除幣鈔收藏之外,早期國小各科教科書、月餅花紙、幣鈔相關文獻、民俗藝品、書籍......,也都是我甚感興趣的收藏主題。
年過六旬,雖沒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壯志。
但對人生猶充滿熱忱,終日沉湎各式自覺有趣的收藏,讓平淡的退休生活充滿無比樂趣,甚至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矣!
雖然青春小鳥已一去不回頭,孔老夫子也一再告誡:「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但與這些相伴數十年的各式收藏品,其牽連猶如千絲萬縷,要割捨談何容易!
在正常情況下,誰會與關係深厚感情密切的人、事、物「斷捨離」!
之所以會「斷捨離」,很有可能是彼此間沒有深切的關連,亦即可有可無。
斷捨離!
斷捨離!
斷捨離!
但真實處境很可能是想一刀兩斷瀟灑的斷捨離,結果卻是難分難離啊!
 
●此文於2021年12月20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1年12月20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31685035233834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