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著名的童謠歌曲叫『雪人怎麼不見了』,歌詞如下:
雪人怎麼不見了,雪人怎麼不見了
雪人只有手沒有腳 他怎麼跑
雪人只怕太陽照 太陽一出雪就消
雪人不會喊呀不會叫
那太陽出來它只好溶化掉
雪人原來不堅牢 只怕太陽照
太陽一出雪就消 雪人不見了
雪人怎麼不見了 雪人原來不堅牢
雖然它有頭也有腦
等太陽出來它就自己不能保
聽完這首兒歌,不禁連想到在現今位於重慶南路的總統府及其前身 ─ 臺灣總督府,也都先後曾經設置有噴水池。
如今這些噴水池,也跟雪人一樣全都不見了!
噴水池為何不見了?
細說從頭吧!
目前所見的「總統府」,其前身是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是於1912年6月開始興建,歷經長達7年的施工期,才於1919年3月完成。
這座巍然矗立在臺北市人車熙來攘往的重慶南路街道旁的「總統府」,默默無言見證著朝代更換、政黨輪替,與諸多人世間的滄桑炎涼。
總統府從竣工至今,轉眼間也剛好度過一百年的悠悠歲月。
但不論是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或中華民國時代的「總統府」,無可否認它一直是臺灣最高領導與權威的象徵。
所以很多國內外的宣傳照片、風景圖片、海報、郵票、明信片、鈔票、獎券、電話卡......,都常會將總統府做為設計的主題或主要圖案來突顯其地位與重要性。
就以鈔票為例:光復後政府所發行的各版臺灣紙幣所採用之建築物圖案設計,已知就有『陽明山中山樓』、『臺灣銀行總行』、『金門莒光樓』、『臺北總統府』、『鵝鑾鼻燈塔』等等。
若從光復後的舊臺幣算起,到目前仍流通的央行新版紙幣為止,初步統計以總統府做為鈔票主圖的臺灣紙幣,就有二十一版之多。
光復後,政府發行的各版臺灣紙幣裡第一個採用總統府為主圖設計,當屬橫式的五十年版壹圓券(附圖一:發行日期民國50年5月1日)。
而最近一次,發行有總統府圖案的臺灣紙幣,則是央行的九十年版貳佰圓(附圖二:發行日期民國91年1月2日)。

/tmp/phpeRBoTq

附圖一:民國50年5月1日發行的「五十年版壹圓券」,是出現總統府圖案(鈔票背面) 的第一張近期臺灣紙幣。  

 

/tmp/phpNyoobk

附圖二:民國91年1月2日發行的「九十年版貳佰圓券」,是央行新版鈔票唯一出現總統府圖案(鈔票背面)的近期臺灣紙幣。  
接著來談論總統府與噴水池的關係!
1967年左右,臺北市政府為了美化總統府,希望讓這座看起來莊嚴肅穆代表全國最高權力中心的雄偉建築也能融入一些西方文化色彩,使之顯得更活潑充滿生氣而有助於國際形象的樹立與美景之營造。
因此乃在總統府大門前分別興建兩座噴泉(附圖三與附圖四),噴泉底部是由白色大理石所砌成,每當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的時分,將兩座噴泉全都打開,那四射的水花在燈光映照下真是美麗絢目特別引人注目十分好看。

/tmp/php6H0Fv3

附圖三:總統府前的噴水池(1969年至1972年)  

 

/tmp/phpzi0g7U

附圖四:1971年總統府前的妙齡女子及噴水池(翻拍自網路)  
這兩座於1969年10月7日雙十國慶前完工的噴泉,在晚間看起來固然美麗異常,但到了白天不論是從上往下俯瞰,或從正面直視卻越瞧越覺不對勁。
有人說:兩座噴泉活像是兩支高大的白蠟燭,再配上後方的總統府遠看就像是神主牌,如此設計真是觀感不佳犯了風水大忌。
最初只是少數人在私底下談論,慢慢的流言越傳越廣。
不久相關單位可能也察覺似有不妥,就在1972年年底派人把那兩座以白色大理石為底座充滿爭議的噴泉全都拆除,結束其短短三年多的歷史。
此後不但雪人不見了,連噴泉也不見了!
檢視手中收藏有總統府圖案的所有臺灣紙幣,再仔細瞧瞧比對是否還有這兩座噴泉的蛛絲馬跡可尋!
在這二十一種有總統府鈔圖的臺灣紙幣中,發現僅有「六十一年版壹佰圓」(附圖五)與「金門六十一年版壹佰圓」、「馬祖六十一年版壹佰圓」,這三版紙幣背面的總統府圖案還保留有噴水池的鈔圖設計。

/tmp/phpElXrME

附圖五:民國61年版壹佰圓鈔券背面的總統府及噴水池  
經查閱資料得知:六十一版壹佰圓發行日期是61年10月9日,可能當初在設計此版鈔券時,大理石噴泉還在所以列入,但到六十五版拾圓券(發行日期是67年1月16日),鈔票背面的總統府圖案就已找不到噴泉的蹤跡了,從此總統府前有噴泉的鈔圖設計乃成絕響。
附錄:鈔圖背面有總統府圖案的臺灣紙幣(共21版皆橫式券)
01. 50年1元(發行日期:50年5月1日)
02. 50年50元(發行日期:50年12月25日)
03. 50年100元(發行日期:51年6月11日)
04. 49年藍色10元(發行日期:52年1月14日)
05. 50年紅色5元(發行日期:53年2月1日)
06. 53年50元(發行日期:54年1月11日)
07. 53年100元(發行日期:54年9月8日)
08. 49年紅色10元(發行日期:57年8月1日)
09. 50年棕色5元(發行日期:57年9月26日)
※ 在50年棕色5元於57年9月26日發行之前,總統府前尚未興建噴泉,所以鈔票也絕不可能會出現噴泉圖案。
10. 59年100元(發行日期:60年1月18日)
11. 61年100元(發行日期:61年10月9日)
12. 金門 61年100元(發行日期:64年8月15日)
13. 馬祖 61年100元(發行日期:64年8月15日)
14. 65年10元(發行日期:67年1月16日)
15. 金門65年10元(發行日期:67年6月16日)
16. 馬祖 65年10元(發行日期:67年6月16日)
17. 65年1000元(發行日期:69年2月25日)
18. 70年1000元(發行日期:71年6月15日)
19. 金門70年1000元(發行日期:75年6月16日)
20. 馬祖70年1000元(發行日期:75年6月16日)
21. 90年200元(發行日期:91年1月2日)
其實更早之前,在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門前,也曾一度設置有噴水池,但為時甚短即遭拆除。
1916年4月10日上午11點,日據前期全臺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一項大型展覽活動 ──「台灣勸業共進會」,在當時大致已完工的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是於1919年4月才正式啟用)大廳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塑像下,由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親自主持「開館式」,正式宣布開幕。
這項原定一個月的展期,後又延展6天,到5月15日才閉幕。
當時是以硬體設備大致已完成但尚未正式啟用的「臺灣總督府」做為「台灣勸業共進會」的第一會場。
為了配合展覽會,總督府大門前特地設有噴泉(附圖六)及花園造景,但這些噴水池等造景,在展覽結束即遭拆除。
從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到光復後的「總統府」,這些噴水池的舊照片上網仍可搜尋到,雖只是驚鴻一瞥卻也留下寶貴的身影做為歷史之見證。

/tmp/php24hkuT

附圖六:日本時代臺灣總督府前的噴水池(翻拍自網路)  

●此文於2020年3月28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0年3月29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pfbid02zGARtRcpgw5hu7qJT9FiB6qitNwetcV1EGdN5RNGjy5iBGBtLT8Y5HbpfgmLW8Yb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