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1日,到臺北訪友並順道至位於臺北捷運文湖線「劍南路站」附近的『劍潭古寺』(附圖一)參觀。
附圖一:劍潭古寺(拍攝於2020年2月21日)。
此次臺北之行,何以會特地安排前往參觀這座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寺?
主因是受到一張「網路舊照片」的影響所致。
前幾天在網路搜尋到一張影像極清晰的『劍潭古寺』舊照片(附圖二),照片註明:劍潭古寺(大正12年 ‧ 1923年前大修前的清晰樣貌)。
附圖二:劍潭古寺舊照片。
『劍潭』的名氣雖很大,但配上『古寺』兩字,再重新組合成『劍潭古寺』時,瞭解這四個字其中緣由與歷史典故的人恐怕就不多。
「潭」的本義是指深水池,『劍潭古寺』前臨基隆河(附圖三),而非一池潭水。
附圖三:劍潭古寺舊照片。
當基隆河流經『古寺』附近時,由於河道大轉彎導致流速減慢,因此就在這裡形成一幅類似水面寬廣平靜的水潭景觀。
顧名思義,此寺既然名為「古寺」,想必是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吧!
依據文獻記載,古寺前身原名「觀音寺」,興建於明朝崇禎7年(西元1634年)。
清朝乾隆56年(西元1791年),廟寺再次重建,並改為現在的名稱 ─ 『劍潭古寺』。
『劍潭古寺』是臺北地區最古老的一座寺廟,由於歷史悠久極具保存價值,因此臺北市政府在2004年將其列為市定古蹟。
『劍潭古寺』若單純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築,其實尚不足引發我專程前往一遊的興趣。
『劍潭古寺』與「臺灣神社」的淵源和彼此間的歷史連結,這才是我最感興趣之部分。
「附圖三」所顯示的這張相片是『劍潭古寺』在1937年尚未被迫搬遷前,於圓山基隆河畔的原址時所留下之舊影。
『劍潭古寺』位於「臺灣神社」東邊,兩座建築群的相對位置可從「附圖四」的地圖清楚瞭解。
附圖四:劍潭古寺與臺灣神社的相對位置圖。
「附圖五」是一張臺灣神社「空拍圖」,早期從「明治橋」進入臺灣神社,在第一座鳥居右前方臨基隆河畔,另以「紅圈」標示的建築群,就是那座當年香火鼎盛的『劍潭古寺』之舊址所在。
附圖五:劍潭古寺的早期空拍圖(紅圈標示處)。
矗立在劍潭山丘的「第一代臺灣神社」(舊址就是現今臺北圓山大飯店),始建於1901年,年代僅次於臺南「開山神社」與瑞芳「黃金神社」,是日本政府在臺興建的第三座神社 。
這座名氣甚大的「第一代臺灣神社」,也是日本時代臺灣境內將近兩百座大小神社中,層級與地位最高的一座神社(1944年6月17日「臺灣神社」改稱為「臺灣神宮」)。
「第一代臺灣神社」自落成啟用後,由於長期受到臺灣潮濕氣候影響,經年累月下來木造建材已逐漸腐朽。
此外,臺灣神社還面臨白蟻為害的嚴重問題。
在地理位置上,社殿位處狹窄稜線地勢高低差異甚大,加上前往參拜臺灣神社者日漸增加,腹地太小以致原有場地似已不敷使用。
除了建材腐朽、白蟻為害、地勢高低差異、腹地不夠大......等原因,此外又為了配合總督府實行「皇民化」以及「一街庄一神社」的治臺政策,希望藉由參拜神社、改日本姓氏、推行講日語等舉動,使臺灣百姓成為信仰神道教、效忠天皇、熱愛日本帝國的皇民,其中擴建、改建神社更是重要的一環,因而才有覓地再擴建「臺灣神社」之議出現。
因此在保留舊有「第一代臺灣神社」的考量下,日本政府打算開始興建規模更大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藉以取代現址是臺北圓山大飯店的「第一代臺灣神社」。
「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的規畫興建位置,就在舊神社東邊約200公尺處的山腳下那片平緩坡地。
由於古寺原址所在,正是日本政府打算興建「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的預定地。
為了興建這座重要的新神社,約在1937年之前,『劍潭古寺』遭日本官方強迫徵收,被逼遷至大直自強隧道附近北安路山邊捷運劍南路站後面之現址(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805巷6號)。
「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歷經7年建造,於1944年落成並準備啟用。
這座全新的「第二代臺灣神社」,當時位置就在現今中央廣播電臺至圓山聯誼會之間,其「正殿」約在目前「圓山聯誼會」附近 。
但這座剛落成並即將舉行重大慶典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卻在1944年10月23日傍晚發生一次災情慘重的空難事件,以致新建完成的神社遭到極嚴重的破壞焚燬。
10月23日當天傍晚,一架原本要降落松山機場的日本飛機於迫降時,不幸墜毀在「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附近。
飛機失事爆炸引發的熊熊大火,燒燬鳥居、石燈、臺灣總督府警察招魂碑等神社內建築,導致「新境地」遭受極嚴重的破壞燬損。
此後,一直到戰爭結束,總督府已無餘力籌資鳩工再重新修建、復原這座已慘遭燬損的「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
雖然『劍潭古寺』目前所在地已非原址,但為了進一步瞭解它與「第二代臺灣神社」的關連,才有此次的『劍潭古寺』探查之行。
2020年2月21日當天中午,我搭乘臺北捷運文湖線在「劍南路站」下車,從1號出口離站,再步行約三分鐘左右,即到達此行目的地 ─『劍潭古寺』。
搬遷後最初重建的『劍潭古寺』,係將原舊廟之木、石建材混合而成。
現址由於地理位置偏僻規模縮小,以致原本前殿、中殿、後殿的規格,目前僅剩後殿,但其龍柱及藻井仍極精美,且廟方還陳列保存許多原有石雕與木雕,因此還是頗富歷史文物之價值。
搬遷後的古寺,又歷經多次整修,最近一次是在2004年整建,2007年完工,這也是目前我們到『劍潭古寺』參觀時所見的現況模樣。
重新改建後的『劍潭古寺』,外觀部分雖然看似金碧輝煌,總覺得少了一些古味,這也是古蹟整建時所常遇到的莫可奈何之處。
『劍潭古寺』右側有一處「碑林園」(附圖六),園區內還保留早期『劍潭古寺』舊有的廟柱、石碑、石雕、短廊(由舊石柱和木雕所組成)等遺跡(附圖七與附圖八)。
附圖六:劍潭古寺右側的「碑林園」。
附圖七:「碑林園」的內部。
附圖八:「碑林園」的內部。
相較之前,搬遷後的『劍潭古寺』由於地理位置略為偏僻,香火似已不如以往那麼鼎盛。
古寺儘管盛況不再,卻也多了一份清幽寂靜,彷彿在暗自陳述古往今來的悲涼與滄桑。
但清幽的環境,卻也少不了一些世俗的紛爭。
近幾年由於殿內主神的供奉問題(佛祖取代觀音),以及寺方資產交代不清,而遭媒體報導與信徒質疑,以致爭議不斷。
在古寺四周及一旁的「碑林園」拍了幾張照片,接著獨坐在寺前小廣場的樹蔭下沉思與休息,共停留快一小時,才離開古寺前往下一個行程。
2014年,個人為編寫《臺灣銀行券圖文賞析》一書,曾多方收集及閱讀與「臺灣神社」相關的文獻資料,並且實際親往查探從事田野調查,藉此做為寫作之參考依據(此書已於2014年11月出版)。
此書出版至今(2020年2月)雖已將近六年,但對於「臺灣神社」的研究探索仍持續進行。
「臺灣神社」遭拆除後,目前散落各處的一些「殘跡」還是充滿興趣,並繼續進一步追蹤與多方瞭解。
期待能藉著撰寫這一系列「臺灣神社殘跡」的文章,留下一些紀錄並與大家分享。
●此文於2020年2月26日原發表在「林永隆的臉書」,2020年3月29日再轉貼至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lingyulon/posts/pfbid02ZNVXyTNZ7jgjRZ7fRV3Ff3xtPgYWahm4M72bagE9RNjqjs2SL3Lta5GPZVen1Huhl
留言列表